第二十章《巷》

-

巷,不起眼的小而窄的街道,故有大街小巷之說,小時候認識的巷子,是兩座青磚石瓦的馬頭牆民房之間的路,走出鄉鎮時,認識的巷子是城裏麵房子與房子間的小路,到了大學所在的城市,首次認識到還有“裏”的叫法,透過電視節目還有知道北京有“衚衕”的叫法,上海有叫“裏弄”的叫法,而廣州常用街坊。在詩詞中,有兩個巷子比較出名,分別是位於南京秦淮河旁的烏衣巷,是中國曆史最為悠久和出名的巷,名氣多半與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有關,其次是位於安徽桐城的六尺巷,聞名於兩個世家化解爭地糾紛的典故,這兩個巷子皆有詩一首,且寓意深刻,值得品讀一番。

烏衣巷位於南京夫子廟南,在三國時期,是東吳軍隊營房所在地,東晉南遷至南京建都後,成為炙手可熱的權貴宅第,如同劉禹錫詩中所言的王謝兩家,分別為當時的政治家王導、王羲之家族和謝靈運、謝安家族。當時居住在烏衣巷的大人物可遠不止王謝兩家,漢人王朝東晉被迫南遷以後,眾多世家大族皆居巷中,隻不過王謝兩家最具有代表性,曆史名氣也是首屈一指,王家的王羲之名氣最為響亮,他的《蘭亭集序》書法被視為天下第一行書,瞭解古代戰爭史的,則對謝安不會陌生,作為東晉王朝的主帥,在淝水之戰以少勝多戰勝了北方強敵,因坐鎮後方指揮而創造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俗語。烏衣巷曾一度被毀壞,尤其是在唐朝時期,劉禹錫來到烏衣巷所在地時,已是一片廢墟所在地,故有感而發寫出這首《烏衣巷》,到宋代時期,民殷物豐之後,金陵古城的發展得到了恢複,昔日繁華的烏衣巷逐漸恢複活力,重建了王謝家的建築,新時代的烏衣巷冇有了昔日裏豪門士族的觥籌交錯,取而代之的是旅遊觀光客的紛至遝來。《烏衣巷》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組詩的一個,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一首,另外有一首《石頭城》知名度則次之,石頭城也即昔日的金陵今日的南京,文人墨客的南京離不開秦淮河,而烏衣巷又在秦淮河邊上,靠近朱雀橋邊,現在被化零為整列入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儘管這裏不再是世家大族的專屬地,但是此地的繁花似錦和燈紅酒綠依舊。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朱雀橋邊長滿了野草和點點野花,烏衣巷口夕陽正斜著照射過來,從前王家河謝家大堂前築巢的燕子,如今已經飛進平常百姓家裏了,劉禹錫前兩句描述的烏衣巷和朱雀橋的環境現狀,已是荒廢地一樣,後兩句則是以古喻今,說曾經在王謝家飛來飛去的燕子,現在飛去平常人家了,也即作為豪門士族聚集地的烏衣巷,已經成為普通人的民房了。二十多年前見識過小燕子築巢,鄉下的青磚瓦房外牆采用青磚砌成,屋頂采用石瓦,內部牆壁是用木板拚接而成的,,柱子是用直長而圓的木頭做的,梁是用粗大的方型木頭做的,一般還畫有精美的圖案,在家家戶戶升級改造成混凝土樓房前,每年的暖春時節,小燕子都會飛進屋內築巢,還可以見到小燕子叼著食物餵食他們的孩子,見識過這個場景的話,就比較容易理解“舊時王謝堂前燕”,在鄉下,至今還保留“堂前”的叫法,在房子的位置相當於商品房的大廳。

這首佳作得到晚年的摯友白居易的高度讚揚,是劉禹錫最為得意的一首懷古詩,此詩語言淺顯,描寫也較為平常,橋邊的雜花野草,巷口的夕陽,拚接起來也無出彩之處,不過是在烏衣巷所見的平常景觀,然後結合強烈曆史感的王謝兩大家族的堂前景象,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華景象,從而凸出當前頹廢景象和昔日繁華情景的對比,瞬間提升此詩的意境高度。作為一首懷古詩,自是帶有借古諷今的意味,此詩憑弔東晉時期秦淮河邊的朱雀橋和烏衣巷繁華鼎盛,作者本人來到此地看到的景象卻是荒涼頹廢的,頓生感慨情緒,感歎世事滄桑變遷和人世間的多變,對曾經顯赫一時的達官貴族,也將如過眼雲煙,和平常人一樣,終將成為曆史的陳跡。烏衣巷本來就是著名的巷子,位於繁華的秦淮河風景帶,自是能成為秦淮河畔的名氣巷子,然而劉禹錫的這首詩猶如給它新增了耀眼的翅膀,讓烏衣巷的知名度飛的更高更遠。

《六尺巷》

(清)張英

千裏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位於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本身無特色,全國範圍內,同類型的巷子比比皆是,不過它的價值源自它的起源,這個起源經過文人墨客的不斷演化,逐漸演變成做人的一種典範,故這巷子的來曆值得傳承和歌頌,故六尺巷背後的曆史淵源值得品味一番,這個典範真實性暫且不論。相傳,清朝康熙年間,朝廷上的大臣張英收到家鄉桐城的一封加急書信,信中講到家人與鄰居吳家爭奪兩家挨著的小巷子的事情,方便兩家人出入使用,吳家因建新房而想將這小巷子據為己有,張英的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於是請求當地的縣官評理,縣官深知兩家都是大戶人家,不敢輕易斷案。縣官明知兩家都不能得罪,張英家人情急之下,加急書信給在北京為官的張英,請他出麵解決,張英收到書信後覺得小事不值一提,便回信如《六尺巷》這首詩,嚴格來說,這是四句話而非詩。非詩就代表著這典故的真實性值得推敲,張英在京為官位高權重,吳家人正常壓根不敢與張家爭執,如果吳家人同樣在京為官,則應該有名有姓而不是像現在介紹一般人,用姓氏加某某代替。張家人接到書信後,明白其中含義,便主動退出三尺,吳家人看到張家的退讓,也識趣退讓三尺,於是便有了今天的“六尺巷”,如果按照這個典故來算,兩家各退讓三尺就已經六尺,加上原來巷子的寬度,這個巷子應該遠遠不止六尺,不過這典故傳達出來的美談是側重兩家人大度和解的意味,故沿用六尺巷這個說法。

小時候見識過發生在自家的土地之爭,自家屋前有一條公共的村路需要重修拓寬,因為拓寬的部分需要占用屋前用來曬稻穀的水泥地,要用到屋前那戶人家後門的樓梯位置,原本人家後門位置是村路的一部分,隻記得是晴空萬裏的一天下午,兩戶人家二十多號人大肆爭執起來,最後處理的情況是,前麵那戶人家後門的樓梯被拆掉(樓梯拆掉將極大影響後門的正常出入,因為他家地基高出村路有一米多高),自家的水泥地敲掉一部分用來做村裏的公共道路。一年的春節過後不久,自家拆舊房建新房,想在原房子的東麵往外拓寬一米多,正準備挖地基時,有幾戶人家爭相說,這一米多寬的地基是他們家族的,為此爭相爭奪這一米多寬的地基,東麵這塊地自我記事起就一直空著冇人要,自己建房子外移寬點就遇到很多人過來爭奪,最後的結果雖然自家用了這一米寬的地塊,但是卻是用金錢買來的,還得幫人家同時打好建設房子的部分地基。自家鄉下宅基地使用權爭奪的經曆告訴我,六尺巷的故事可能遠非比傳說的那麽寬容大度,當然六尺巷的原委真實性抑或背後有更深層的不堪麵,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四句話所表達的寓意,如今的六尺巷已然成為人們心中的禮讓典範。

《六尺巷》這首詩,抑或這四句話,通俗易懂,簡單來說就是,家人千裏之外加急捎來的書信,就是簡簡單單的為了擴建庭院而建牆的小事,就讓爭執的對方三尺也不怕,萬裏長城依然巍巍聳立,當年雄才偉略的秦始皇早已經不在了,讀起來其實並無詩詞的韻味,隻是這四句話表達的意思,傳達出來的禮讓態度,寬容大度,值得欽佩。在農村,個人所經曆的情況來說,爭奪土地時表現大度幾戶是不可能的,哪怕是無人耕種的土地,隻要你去種,一定有人在背後跟你爭奪,寧願土地空著那裏,你也別想不付沉重代價就得到,更別說讓點土地給你了,這簡直是癡心妄想,自家後麵那戶人家,因為爭奪土地的事情,被別人拿刀捅了幾刀,幸好搶救及時未造成人命刑事案件。有類似的經曆或見識相關的場景,對理解《六尺巷》會非常有幫忙,我們理解其他詩詞也是如此,當我們經曆過後,回頭再品讀曾經背誦過的詩句,發現其中的深刻寓意著實讓人回味。

現在的烏衣巷已經華麗變身,成為南京秦淮河邊風景帶的一個重要景點,吸引著遊客紛至遝來,尤其是對曆史文化感興趣的觀光客,六尺巷的故事也逐漸深入人心,其背後的典故真實與否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傳達的“寬容大度,大度做人,克己做事”的寓意要常駐人們的心中,昭示著士人普遍追求高尚美德的精神嚮往。穿過城市的大街小巷,大街商鋪林立,商業化的氣息很濃,唯有小而窄的小巷子,遺留的文化氣息較濃,在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在老城區的越秀荔灣等地,有很多巷子裏就挺明顯溢位古典的韻味,烏衣巷和六尺巷同樣是如此,隻不過這兩個巷子由於曆史典故的精彩性,備受人們熟悉而已,小巷子遠比大街容易產生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