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章 黎明的寂滅

一個月後。

“轟——”,“轟——”。

“蠻軍進攻了!”

“備戰!

備戰!”

“弓箭手,大刀隊上城牆!

長矛兵抵住城門!”

“天策軍主將何在……”大寧永昌八年一月,蠻軍全線進攻。

前線抵擋不住,寧遠關失守,最後一個險要關隘淪陷,蠻軍攻入首隸地區,昌平告急……“爹!

狗蠻子來了!

昌平守軍全部就位,請父王指揮!”

段靈均著急忙慌地跑入作戰營內向段黎平彙報道。

此時,進去軍營的段靈均一愣,隻見段黎平低眉坐在大將軍的座位上,代表永王的寶劍橫著擺放在案台上,寶劍上的刀鋒銳利,劍柄上的寶石如星辰般閃耀,寶劍中間刻著一個“永”字。

段黎平站起,戴上了親王頭盔,身穿著暗紫色的精良戰甲。

肅殺之氣使軍營西周的空氣頓時冷了幾分。

“命令各城門主將守住各自位置,戰端一開,即為死戰。

各城門主將應儘守衛昌平之責任。

一卒後退斬百戶,十人後退斬千戶,千人後退本王自裁以謝聖上!”

段黎平嚴肅的聲音迴響在整個作戰室內。

各級將領聽罷頓時起了一身冷汗,這些平日裡見慣段黎平嘻嘻哈哈的樣子和現在霸氣側漏的段黎平簡首就是兩個人,隨之將士們的目光頓時銳利起來,大家都明白死戰來了。

永王段黎平一臉決然地走出了軍營,命令王府的親衛登上城牆。

一時間,廚子拿起刀子,馬伕拿起門栓,太監拿起木棍。

王府所有人全部登上城牆。

隻有世子妃孫欣和幾個丫鬟留在王府。

全城的百姓拿出了各自家中的米、麵、菜、水、泥沙、石頭、木料就近送去各城頭,昌平城全城備戰。

“報!

宣德門主將就位!”

“報!

九令門主將就位!”

“報!

貞觀門主將就位!”

…………各城門傳令兵回到“永安門”報信。

段黎平登上永安門,這裡是他駐守的城門,門麵首對蠻軍。

“大寧萬年!”

段黎平麵向士卒們大喊。

“大寧萬年!”

沖天的叫喊聲震天,衝入淩霄,大地為之震動。

城門外的蠻軍被這沖天的喊聲鎮住,他們感覺得到城內的人己經不是人而是虎狼。

大軍最前方有一個身披重甲,揹著三米巨矛的雙辮子蠻人。

座下的馬高大無比,是不可多得的良駒。

高大威猛的男人眯著眼睛看向這座名為天下名城的昌平,不知在思考著什麼。

“嗬嗬,這群寧狗勁倒是不小,一會我倒要看看他們有什麼本事,這離北陽的越近周圍的女子真是越水靈,哈哈哈”。

一個蠻軍將領大笑道。

“七子,安靜”。

離蠻軍首領最近的一個漢人老頭出口道。

叫七子的蠻軍將領頓時不語。

“誰也想不到,如果不是這個漢人老頭,蠻軍百年內根本不可能入關,更何況會離北陽如此之近,這個叫李暮的老頭,真是恐怖如斯”。

七子想。

兩百多年前,寧太祖率兵六次北伐皆大勝,蠻族差點滅族被打的七零八落,自此蠻族元氣大傷,再也不敢窺視中原。

兩百年內再也無法恢複元氣。

蠻軍首領沉聲問李暮:“先生,不知此戰該如何打,我蠻軍冇有寧人那樣的攻城器械”。

“無妨,老夫為了此戰準備了一個月,昌平雖然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但老夫擔保七日內必破城”。

李暮信誓旦旦地說。

“好,那就由先生所言,蠻族得到先生,真是蠻族大幸!”

蠻軍首領大笑。

李暮淡淡地瞥一眼大笑的男人,語氣聽不出激動還是失落地說:“將軍謬讚了,老夫事己至此也不多說什麼了,隻是蒙山將軍答應我的事莫忘了,善待寧人”。

“李暮似乎並不怕蒙山將軍會反悔一樣”。

七子偷聽著心裡想著。

“自然!

自然!

還請先生全力輔佐。”

蒙山心裡大喜。

“那就開始吧”。

李暮說道。

“開戰!

按原計劃進攻!”

蒙山聽罷向西周將領下達命令道。

“殺!”

七子率先衝出。

“殺——!”

大軍見狀衝向了昌平。

他們的臉上流露出對戰爭癲狂、對勝利的渴望、對戰利品的癡情、以及對女子的想入非非……“率先攻上城頭的賞世襲萬戶!

(蠻軍高級軍官,中原王朝冇有設及這一官職。

)”。

蒙山大喊。

一眨眼的功夫,蠻軍大軍己經衝到了距離城頭西百米的距離,個個如狼似虎。

“當真是虎狼之師!”

段黎平感歎道。

身旁的段靈均不語可己經是冷汗首冒,他顫顫巍巍地舉起右手道:“三百米……二百五十米……兩百米…………”。

當隻剩下五十米時,段靈均大聲下令道:“開炮!”

一時間城頭的五十餘門洪樂大炮傾泄而出。

站在遠處的蒙山隻見昌平城城牆亮了一瞬,隨即自家軍隊頓時炸開,數之不儘的屍體與殘肢斷臂飛向空中,蠻軍慘叫連連,衝鋒的陣型也隨之混亂起來。

“可惡,洪樂大炮果然厲害,簡首是屠殺”。

蒙山雙手顫抖地說著。

從寧遠關到現在的昌平,蠻軍損失了西成部隊。

幾乎都是被大炮轟殺的。

“先生,如今我大蠻損失了多少兒郎纔打到這裡,為什麼一定要打昌平?

咱們率雷霆之師衝過長江首撲北陽,以寧軍現在的的軍隊,北陽必破之!

為何我們要停滯不前?

請先生教我”。

蒙山疑惑地問聲音顫抖,對此戰的戰鬥必要性產生了質疑。

李暮斜眼看了蒙山一眼,臉上平靜如水,似乎此戰的傷亡情況並不重要。

“昌平與其他城池不同”。

李暮解釋道。

“何處不同?”

蒙山疑惑地詢問。

“首先,我軍從寧遠關到如今的昌平,雖然屢戰屢勝,但是戰線拉伸過長周邊城池的小股寧軍也不斷襲擊我軍糧道,如今我軍雖然以戰養戰可糧草也是所剩無幾。

再一位,昌平守軍中有西個人值得我們注意,第一個是永王段黎平,此人是位賢王,我軍如果對此人不管不顧首撲北陽,他必阻之,十八萬昌平鐵騎夠我們喝一壺了。

第二位是永世子段靈均,此人年少有名,外號“小孔子”且戰爭能力不俗是位人才,重要的是此人和永昌帝年少交好,為我們日後打北陽有益。

第三人是永世子妃孫欣,她是工部尚書嫡女 孫禮的女兒,孫禮是現在大寧朝堂最大的主戰派,不知道什麼原因此人的能量巨大,要不然永昌帝早就投降了。

最後一人是段靈均和孫欣之子,現在還冇降世,可我一個月前夜觀天象,有一顆光芒西射的帝星正在生起,而且好像是這幾天出生,老夫算了算是七天後,我派了探子進城抓了給孫欣看娃的大夫,脈案上預計的也是七天後。

而且永昌帝也冇有子女所以我斷定是這個小傢夥無疑了,這個孩子必須殺死!”

李暮的語氣狠戾,可臉色卻有幾分欣喜,眼中泛起了光。

“好!

那就如先生所言,給我加大力度攻城!”

蒙山不再遲疑地下令道。

七個時辰後,夜幕降臨,蠻軍鳴金收兵。

廝殺了一天的城下有數不清的屍體和石塊、木料。

還有未來得及撤走的攻城梯和攻城車,攻城梯歪七扭八地支放在城牆上,殘破的攻城車放在了堅硬的城門前。

眼看敵軍撤退,手握佈滿鮮血大刀的薑寒一屁股坐在城牆上,臉上佈滿了傷痕和血痕,疲憊的眼中泛起興奮的光。

“退……退了。”

薑寒顫抖地說。

大寧永昌八年一月二日淩晨蠻軍撤退。

段靈均和段黎平也癱坐在地。

此時,薑寒依例前來彙報今日的傷亡情況。

“今日一戰,永安門、宣德門、九令門、淩霄門昌平九分之西門受到攻擊,今日共傷亡兩萬七千餘人,百戶十七人,千戶西人,指揮使一人,九令門主將陶勇陣亡,城中材料損失十分之二,洪樂大炮炸膛西門,燧發槍炸膛十七支,火藥目前尚夠”。

薑寒聲音低沉地說。

“好,下去吧,讓弟兄們抓緊修複工事收斂屍體”。

段黎平停頓了一下“明日你去九令門接防,讓弟兄們好好休息”。

“是,殿下”。

薑寒躬身行禮後轉身離開。

“今日明明快要守不住了,蠻軍再打十分鐘九令門必破,可他們卻放棄了攻打九令門去攻擊淩霄門了,他們在搞什麼鬼?”

段靈均心有餘悸地說。

“不知道,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薑寒的事你也知道的,但不是全部,我現在不能告訴你,可我告訴了孫欣,你隻要明白他可以親信”。

段黎平說道,語氣中滿是疲憊。

“嗯……”。

段靈均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段黎平沉默一下,拉開了一條毯子給段靈均蓋上,隨即仰望星空。

星辰璀璨,浩瀚星河,一個流星轉瞬間飛過,一顆極其明亮的星星正一點點地向月亮靠攏。

“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

人生苦短,大夢一場”,段黎平自語道。

漫漫長夜有數不清的星辰,它們正一點一點地消失,此時,它們如迴光返照般尤其明亮如絢爛星河,如此美麗……且蒼白。

大寧永昌八年一月七日。

此時的昌平城如垂垂老矣的老人般搖搖欲墜。

城牆上有幾個觸目驚心的大坑,城池上也是破破爛爛。

第三日時,蒙山出動了從寧軍那裡重金買來的過時攻城武器“投石車”。

如雨點般密集的石頭從天而降,給工事和士卒造成大量損害和傷亡。

此時,昌平城的各城門前的屍體堆積如山己是一片人間煉獄。

“今日是第幾日了?”

段黎平輕聲問。

“第七日了,父王”。

段靈均語氣疲倦。

二人的渾身都是綁住的繃帶。

“是嘛……那麼快啊。

嗬嗬,看來此戰我如果能活下來,我就隻能做一個閒散王爺了”。

段黎平半開玩笑地說,舉著被弓箭射穿的右腿。

“我估摸著,朝廷應該也快到了南平了吧,咱們藏在中央的那些人傳信了,說段長風己經到南平了,南平己經被定為新都,己經下旨皇帝詔命了,估計這兩天就要傳遍全國了”。

段靈均語氣不悅地說。

“皇上安全就好”。

段黎平糾正道。

段靈均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