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罷》

-

約莫踏入中學時開始,無形中認識到,男生身形高大五官端正、女生亭亭玉立麵相秀氣,自是容易得到老師的青睞和特別關照,猶記得初二時期,曾經所在的鄉村中學迎來了一位會舞蹈的女生,眾星捧月般存在,這位嬌豔如花的女生曾經在籃球場上大秀舞姿,猶如秀色可餐的風景。隨著進入青春期以來,逐漸明白俗語所說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些長相秀美的女生總是受男生歡迎,也容易聽到她們的小道訊息,很多女生也很喜歡出現在高大帥氣的男生附近。儘管是顏值控,但是對於自身卻很少修邊幅,或許是年少時期長相青澀未察覺要修邊幅的重要性,大學期間,舍友看到班上有對同學拍拖後說,女生談戀愛後變漂亮了,對我來說猶如醍醐灌頂似的,才明白談戀愛時的女生很在乎外在形象,是需要精心裝扮的,後來從女生同學口中獲悉,越是長相普通的女生越需要鋪上濃厚的底粉和化妝品的點綴,後來的後來,才更多的認識到,梳妝打扮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女性來說。中學時期容顏姣好的女同學曾告訴我,自工作以來,都不敢素顏露臉,當時認為她有點誇張,自見聞增多,乃至今日美顏功能,才真正意義上認識到女性朋友素顏與妝後的巨大差別,才懂得梳妝打扮對女性的重要性,也就能深刻唐代詩人權德輿名句“鉛華不可棄”的內涵韻味。枕邊人多次問到,能否看得出他化妝與否,化妝後是不是變漂亮了,無意中會偶爾想到一首名為《近試上張籍水部》的七言絕句,表意是描寫新婚女子“妝罷”後問詢夫婿是否適宜的生活場景,從別人解讀中才明白其意味深長,自然而然的喜歡這首詩,後來陸續獲悉一些描寫古代女子“妝罷”或“梳洗罷”後的佳作,覺得特別有意思,故將它們合成此篇,探析在唐宋時期文人的筆下,女子“妝罷”或“梳洗罷”所呈現的風景。

《近試上張籍水部》

(唐)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近試上張籍水部》出自中唐詩人朱慶餘之手,從詩題中可知,這首詩是作者投贈給中唐文學家張籍的,張籍當時任水部員外郎,在唐代科舉製度尚有較大操作空間的背景下,士子們為了在應科舉考試中得到主考官的青睞或獲得賞識,士子便在參加進士考試前,向有影響力的人物呈遞自己的佳作,以求幫忙引薦,換言之,也就是朱慶餘請張籍幫忙,在主考官麵前美言,以求順利登科。這首詩前兩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所呈現的是唐代新婚時的場景,翻譯成今日的話來說便是,昨夜洞房花燭徹夜通明,新娘等待第二天拂曉時分跪拜公婆,以求得公婆的歡心,唐代的舅姑是今日公婆的意思,可以看出唐代的新婚習俗與今日有較大的差異,所瞭解的廣東部分地區新婚習俗,有拜公婆敬茶的環節,但是放在迎接新孃的當天,其次現代人婚前同居已是常態,洞房花燭夜的說法也就慢慢失去了現實意義。這首詩的精髓在後兩句“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意思是新娘梳妝打扮完了,低聲的問新郎,描畫的眉毛,顏色深淺是否合宜,也即新娘子問新婚丈夫,她自己的打扮能否討得公婆的喜歡。這首詩的比擬源於唐代時期現實的社會生活背景,今日看來,它仍然非常有韻味,兩情相悅的情侶之間,日常也常見類似“妝罷問夫婿”的情形。

這首詩運用了中國古典詩歌《楚辭》中常用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以夫妻關係比擬君臣及朋友師生關係,此詩是作者以新婚女子自比,以張籍比喻成新郎,將舅姑比喻成科舉應試的主考官,並在麵見主考官前征求張籍的意見。全詩選材新穎,若非專業學者的解讀,初學者還以為是描寫新婚男女洞房花燭夜的喜事,殊不知作者的視角另辟蹊徑,尤其以“入時無”為此詩的靈魂,用大白話說便是是否合適,作者將自己能否順利登科走上仕途的擔心類比新婚女子拜見公婆前緊張的心緒,寓意含蓄且意味深長,著實令人驚歎不已。如果這首詩僅僅作為唐代女子的閨意詩,便可勝過許多類似題材的詩作,不過作者的本意卻遠不及此,作者在麵臨自己政治前途緊要的科舉考試時所表現的不安情緒和熱切期盼,應進士科舉,對於當時的士子或知識分子而言,遠比女子出嫁重要,極少有人會認為兒女情長比自己的仕途重要,在古代家長製盛行的背景下,新娘如果討得公婆的歡心,想必日後在新家裏自然可以順暢生活了,好比這首詩作者,倘若他應進士科舉順利登科,將會獲得當官的執照,日後的基本生活可保無虞。在這人生最為緊要的關頭,作者朱慶餘在緊張心緒麵前還得精雕細琢,刻畫入微,冥思苦想創作出這首別出心裁的佳作,張籍收到這首投贈詩後大為讚賞,並賦詩《酬朱慶餘》給予明確答覆,說朱慶餘“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即說作者非常優秀,會得到主考官的欣賞,不必為“入時無”擔心。

與這首詩相類似意境表達的另有一首詩,是唐代詩人王建的《新嫁娘詞其三》,詩中寫到“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嚐”,表現出剛剛嫁入夫家的新娘子感受,欲討好婆婆卻又恐怖得不到婆婆認可時進退兩難的心境,被這短短的二十個字惟妙惟肖的展現出來。這首小詩也富有哲理,寓意人們初入社會,不太熟悉情況時,需要請教於老練的人,或者想要得到某位領導的認可,先請教其身邊熟悉的人,儘管與朱慶餘的行卷詩表達有所區別,但其蘊含的意味頗具有相似性。

《望江南·梳洗罷》

(唐)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儘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望江南·梳洗罷》是出自晚唐詩人溫庭筠之手的閨怨詩,溫庭筠是喜作閨怨詩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閨怨色彩濃烈,男女感情之詞甚多,這首《望江南》是其代表作之一。溫庭筠所作的這首閨怨小令,以江水、帆船、斜陽為背景,選取一位女子獨倚靠在望江樓的場景,輕描出一個望夫盼歸、凝視千帆含怨的思婦形象,全詞表現出女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的情感,語言精練含蓄卻也冇有違和的感覺,是溫庭筠詞中精品之作。這首詞大意是望夫盼歸的女子,精心梳妝打扮後,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遠眺遼闊的江麵,千艘帆船過去了,但是所盼望的人卻冇有出現,太陽的斜暉含情脈脈的灑落在江麵上,載在帆船的江水依然慢慢的流著,女子那思唸的柔腸卻縈繞在那片白蘋州上。詞中的望江樓,或許隻是江邊的一座普通樓宇,在今日的成都境內,確有一座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的望江樓,不過薛濤應與溫庭筠無關聯,不過溫庭筠與同為唐代才女的魚玄機關係匪淺,曖昧不清的師生及戀人關係,據說這複雜的關係對魚玄機的生命軌跡影響巨大,魚玄機或許隻是溫庭筠風情史上最為突出的代表,長期混跡於女色當中的溫庭筠,想必是比女人還瞭解女人的男性,自然容易習成他濃鬱的閨怨風格。這首詞將望江樓、千帆、斜暉、江水以及江上的小州,八竿子打不著的客觀事物,經過詩詞的藝術構思,將他們串接起來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曲目,好比作者的思想感情,將這些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有機的組合起來,將人物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的心理活動統一呈現出來,完美的詮釋望夫盼歸的閨怨女形象。許多詩詞作品采用類似的藝術手法,將一些毫無關聯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心理活動,通過巧妙的藝術進行有機組合,勾勒出作者真摯的思想情感,促進讀者頤養人文情操,助益讀者心靈的情感昇華。

《生查子·遠山眉黛長》

(宋)晏幾道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

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

《生查子·遠山眉黛長》是北宋婉約派詞人晏幾道的作品,是其善於創造情感小令的代表作,此首詞作語言精簡凝練,精雕細琢,但是表達出來的情感真摯深沉,受到喜歡工於言情詞人的激賞。晏幾道是北宋仁宗朝太平宰相晏殊的第七子,故他有小七的稱謂,他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典型代表,作品承襲了其父的詞風,但造詣上更加精進。晏幾道的早年經曆,或許類似於今日網絡詞匯的“國民老公”般,情感經曆想必是非常豐富的,出入秦樓楚館也是家常便飯,詞作“李師師”是北宋汴京著名歌妓,卻是神乎所以的存在,甚至被附會到宋徽宗和詞人周邦彥身上,晏幾道在詞中直接點出李師師名諱,足見這位名妓在當時的知名度,從側麵看得出來,對於有官妓製度的宋代,富家公子哥的晏幾道大概率是經常出入花街柳巷,裨益他發揮才情。

晏幾道這首詞猶如五言律詩,前兩句“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是形容女子姿態的,形容女子化妝後畫眉纖長如遠山,腰肢輕柔像細柳,大白話就是女子眉毛畫的好看,身材苗條,描寫女性姿態容貌的佳句幾乎都出自男性。接下來是描寫女子“妝罷”後的形象,“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即是說,整理好妝容的女子,在春風中優雅的站立,莞爾一笑時特別美,“千金少”三個字用得異常精妙,是此詞的精髓之處,值得玩味,這麽簡潔的幾個字讓我聯想到杜牧的名句“春風十裏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甚是感覺他們所要表達的內涵韻味具有不約而同的效果。後四句“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描寫作者回京城後,告訴青樓歌妓們,看遍了潁川漂亮的女子,冇有比得上李師師的,從這四句來看,這首詩應是讚美歌妓李師師的。直接描寫女子美勝過任何人,可以直接寫“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而要含蓄的表達則需要使用“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這些隱晦的描寫女子之美,也就經常混跡於青樓的文化人能寫的出來,晏幾道是如此,可能他的前輩杜牧亦是如此。杜牧筆下的張好好,晏幾道筆下的李師師,還有明朝末年的陳圓圓和蘇小小,他們的這些名字應該都是他們的藝名,然而在文化人的點綴下,成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子,乃至成為傳奇鑲入我們的文化中,足見文人墨客的詩詞文章對我們文化的影響。

“罷”字的本義是停止或完畢的意思,出現在唐詩宋詞時,多為表達女子做完一件事後,如這三首詩詞中,“妝罷”或“梳洗罷”也即梳妝打扮完畢,然而緊隨罷的內容,纔是所要表達的纔是重心,如朱慶餘的低聲問夫婿,溫庭筠的獨倚望江樓,晏幾道的立春風。以上三首作品隻是含有“罷”字適合推薦的佳作,浩瀚的詩詞典籍中,尚有許多隱晦的佳作,如晏幾道、溫庭筠以及杜牧這些風情史豐富的知識分子們,應有另外一些欲罷不能的詩詞佳作,如果佳作不限題材的話,唐代趙鶯鶯有句淫詩“浴罷檀郎捫弄處”則特別有意思,使得讀者會然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