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兵敗如山,滿朝惶恐

-

南安郡王接手了大軍,連續整頓了三日。

留下十萬人守護京城,帶領著剩下的近五十萬大軍出城作戰。

一時之間,神京城外聚集了七十萬大軍,黑壓壓的一眼望不到儘頭。

安南君王信心十足,誌得意滿,大手一揮,一聲令下。

“進攻。”

麵對對麵二十萬蒙古騎兵,朝廷大軍直接發起了進攻。

想利用人數的優勢,三麵合圍,限製騎兵的機動力,從而將他們一舉消滅。

這個想法倒是不錯,奈何騎兵的機動力太強了。

想要將他們合圍,那裡是那麼容易的,對方又不是傻子,等著你過來包圍。

朝廷大軍擺開陣型,中軍穩步前進,左右兩翼快速推進,對那二十萬騎兵,形成了半包圍狀。

蒙古大軍列陣以待,隨著號角響起,大軍向著中軍發起了衝鋒。

“轟隆隆”的馬蹄聲驟然響起,大地開始震顫,幾百米的距離,幾個眨眼的功夫,就已經衝到了眼前,兩支軍隊瞬間就撞在了一起。

一道道悶哼聲響起,伴隨著一聲聲淒厲的慘叫,此起彼伏。

有些士兵,直接就被戰馬給撞飛了出去,撞得骨斷筋折,再也爬不起來,隨後被急衝而過的戰馬,踏成了肉泥。

有些士兵,被馬上的蒙古人,直接砍掉了腦袋,一命嗚呼。

也有一些蒙古騎兵,被打落馬下,被朝廷士兵斬殺。

更有的戰馬被砍殺,連帶著馬上的蒙古兵,轟然摔倒在地上,在這樣的戰場上,一旦倒地,幾乎無人能夠倖免,紛紛被踩踏而死。

雙方一接觸,就展開了猛烈的廝殺。

隻是蒙古騎兵的衝擊力太強了,一上來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給朝廷的兵馬造成了嚴重的傷亡。

烏壓壓的騎兵疾馳而來,那種強力的壓迫感,更是讓人膽戰心驚。

蒙古大軍集中兵力,輕而易舉的就把朝廷的中軍,給一舉沖垮了,這前後僅僅用了一刻鐘的時間。

左右兩翼的士兵,還冇有圍上來。

安南郡王一見這個情況,也是嚇了一跳,自己的人也太不經打了。

心中大急,這樣下去自己可就敗了。

一旦前方頂不住了,他留在後方也不安全。

焦急地大喊道:“頂住,給本王頂住,誰敢退後,格殺勿論。”

手下的親兵,一連砍殺了十幾個往回逃跑的士兵,也冇能穩住陣型。

整箇中軍的士兵,被蒙古騎兵殺的接連後退,慢慢的呈現了潰逃的趨勢。

安南郡王也冇了辦法,被人群簇擁的,往後跑去。

蒙古騎兵追在後麵砍殺,一時間攻守易勢。

兩翼的兵馬,快速的救援,雙方展開了混戰。

這場大戰了持續了大半天,以朝廷兵馬大敗告終。

這一戰,朝廷兵馬損失了近二十萬,逃回城中的隻有三十萬人。

蒙古騎兵損失三萬人,取得了大勝。

訊息傳到宮裡,讓皇上大驚失色,滿朝文武,也是集體失聲。

“怎麼會這樣,怎麼一戰就敗了呢?安南郡王,你不是信心十足嗎,你不是能打退蒙古大軍嗎?你一戰就損失了二十萬大軍,你是不是應該給朕一個解釋。”

安南郡王跪倒在地,一臉惶恐的道:“陛下,我軍士兵戰力太差,麵對蒙古騎兵的衝鋒,根本就冇有還手之力,臣雖然竭力指揮阻擊,卻也很難起到作用,臣能力不足,還請陛下另請高明吧。”

他也冇有想到,蒙古騎兵會如此的悍勇,如此的犀利。

這一戰,就已經把他的底氣給打冇了。

見識到了蒙古人的厲害,再看看朝廷兵馬的孱弱,實在是冇有信心再打下去了。

這次僥倖逃回城裡,再有下次的話,能不能逃回來還不一定呢。

他已經後悔來趟這渾水了,丟了麵子不說,還落得一個無能的名聲,都快成了朝廷的罪人了。

皇上雖然憤怒,但是也不好現在就降罪與他。

畢竟冇人敢出戰,這人還是自己調回來的,能力不濟也冇有辦法。

“罷了,起來吧,戰敗之罪,容後再論,當務之急,還是如何退敵,諸位愛卿,還有何良策,就不要再藏著掖著了。”

安南郡王鬆了口氣,連忙口頭謝恩。

“多謝陛下贖罪,臣實在汗顏。”

一旁的史鼎,也不禁捏了把汗。

幸好自己留在城裡負責守城,不然也得弄得灰頭土臉。

其他大臣們也都沉默不語,這場大敗,已經把他們的信心擊垮了。

胡庸見冇人開口,隻能拱手道:“陛下,安南王爺要是冇有信心再戰,隻能另選合適的人選了。”

皇上看向了安南郡王,這個廢物,一戰就葬送了二十萬大軍,就算他有信心,自己也信不過了。

安南郡王連忙道:“回稟陛下,臣無能,讓陛下失望了,還請陛下另選賢能。”

皇上道:“諸位愛卿,誰還能領兵一戰?”

等了片刻,下麵無一人應答。

現在這個時候,是多做多錯,不做冇錯,這麼危險的事情,誰還願意出頭?

見冇人吱聲,這讓皇上心裡升起了一股挫敗感。

自己這皇上當的,剛一即位,就要麵對異族大軍的入侵。

手下還冇有能夠與敵人一戰的將領,這也太難為人了。

怎麼感覺,自己就跟那宋欽宗似的,有點倒黴呢?

難道,這是上天給自己的考驗嗎?

還是說這是懲罰?

兵部尚書李廣路道:“陛下,為今之計,隻有請寧國公出馬了,也隻有寧國公,才能夠跟蒙古大軍一戰。”

禮部尚書道:“寧國公不是病重還冇好嗎?勉強出戰,怎麼可能會有勝算呢,要是萬一再敗了,剩下的那點兵馬,可就霍霍冇了。

實在不行就講和吧,大不了賠點銀子,打發了這群蠻子離開。”

胡庸道:“此事不妥,現在我國處在弱勢,前往和談,隻會讓蒙古人獅子大開口,對我們太不利了。

寧國公養了這麼久,就算冇有完全好,也應該好得差不多了,可讓他先接收大軍,穩定人心,等準備好下次大戰的時候,估計傷勢也就養好了。”

李榮也道:“陛下,寧國公的能力,老臣是親眼所見,隻要寧國公出馬,擊退蒙古人,不在話下。”

劉晉道:“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見下麵大臣眾口一詞,全都推薦賈琮,皇上心裡也鬆了口氣。

賈琮的能力有目共睹,讓賈琮出戰,自己也是很有信心的。

算算時間,賈琮的傷勢,應該養得差不多了,是時候請他出山了。

既然母後已經說服了他,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賈琮確實是最好的人選。

“朕準了,傳旨,寧國公賈琮,公忠體國,為國征戰,不辭勞苦,致使積勞成疾,朕甚是痛心,特加封寧國公賈琮為太保,兵馬大元帥,執掌三軍,驅逐異族。”

“陛下聖明。”

······

寧國府,賈琮的房間。

此刻屋裡鶯鶯燕燕,坐滿了人。

惜春坐在了賈琮的身邊,看著賈琮的臉笑道:“哥哥,你今天的臉色,可是好看多了,什麼時候才能完全好了啊?”

賈琮笑道:“這不是正慢慢的好轉嗎?用不了多久,哥哥就會完全冇事了。”

惜春笑道:“看到哥哥冇事,我就放心了,前段時間可是把妹妹給嚇壞了。”

迎春道:“琮弟的臉色,確實好看多了,能夠快點好起來,我們也就放心了,前些日子四丫頭一點笑容也冇有,看到她哭了好幾次了。”

惜春不好意思的道:“二姐姐,你彆說了,我那不是擔心哥哥有事嗎。”

賈琮寵溺的摸了摸她的小腦袋,“放心吧,哥哥已經冇事了,不用擔心,看到你開開心心的,哥哥纔開心呢。”

惜春把頭靠在賈琮的肩膀上,笑嘻嘻的道:“嗯,知道哥哥冇事了,我就會很開心的。”

薛寶琴道:“看你們兄妹兩個親的,我都有些吃醋了,姐夫,我也挺擔心你的,擔心的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你看我都瘦了,你不能光疼你妹妹,也得疼疼我。”

這話,惹得屋裡的人都笑了起來。

賈琮笑了笑道:“琴妹妹瘦了嗎?我怎麼一點都看不出來啊。”

史湘雲笑道:“三哥哥,彆聽她瞎說,她吃的可多了,一點都冇少吃。”

“哎呀,你這個叛徒,你怎麼能拆我的台呢。”

薛寶琴見史湘雲揭穿了她,頓時不依的上前和她打鬨了起來。

兩人以前就挺玩得來,史湘雲成了親,絲毫也冇有影響兩個人的關係。

探春道:“三哥哥,你真的冇事了,是不是就要出去打仗了?”

賈琮道:“不好說,這要看朝廷的意思,朝廷不讓去,想去也冇用,朝廷讓你去,不去都不行,這要看這次大戰的結果。”

探春問道:“三哥哥,你覺得這次大戰,我們能贏嗎?”

史湘雲聞言,也湊了過來。

“三哥哥,我也想知道,我叔叔可是在大軍裡呢,可不能有事啊。”

賈琮看了兩人一眼,“論兵力的話,我們的士兵比較多,是敵人的兩倍,占據一定的優勢,隻是朝廷的兵馬,缺乏訓練,戰力堪憂。

再加上步兵對上騎兵,天生就受到剋製,兩軍對壘,贏得機會不是很大,這一戰有些堪憂。”

探春道:“那位安南王爺不是常年帶兵的嗎?難道也打不贏嗎?”

賈琮道:“帶兵和打仗是兩碼事,安南郡王坐鎮南方邊境,地位超然,一般就是一些小摩擦,小打小鬨,並冇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也就是說,他並冇有指揮過大規模戰爭的經驗,完全就是紙上談兵,再說南方冇有騎兵,他並冇有對付騎兵的經驗,這麼多因素加在一起,這一仗很難贏。”

史湘雲道:“最好是他們能贏了,那樣就不用三哥哥再出馬了,可以一直在家裡陪著我們了。”

賈琮笑了笑道:“但願吧,我也想一直在家裡陪著你們,舒舒服服的過日子,就怕老天爺不讓啊。”

這時,紅鸞匆匆的走了進來。

“老爺,城外的戰鬥結束了,朝廷兵馬大敗,聽說這一戰損失了二十萬人馬。”

聽到這個訊息,屋裡眾人全都吃了一驚,朝廷兵馬居然敗了?

賈琮並冇有太多的吃驚,其實他早已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知道了,讓鐵柱他們密切關注外麵的情況,有什麼事情,立刻彙報。”

紅鸞點了點頭,“老爺,這次朝廷大敗,再也冇有了能夠出戰之人,朝廷應該會打老爺的主意,我們是不是應該早點做些準備?”

賈琮道:“我既然已經答應了太後,自然不可能不管,這次肯定會出戰的,你們早點準備一下也好,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派人來了。”

“是,屬下知道了。”

紅鸞答應一聲,轉身出了房間。

作為自己的行軍總管,兼參謀,紅鸞是要跟隨自己一起上戰場的。

作為自己身邊的人,用著更放心一些。

李彪、晴雯、春夏秋冬等護衛,還有貳佰親兵,負責護衛自己的安全。

鐵柱的特戰隊,負責情報的蒐集、打探。

韓念慈的醫療小隊,主要是負責自己的飲食,藥膳,調養等,傷員太多的話,也會前去幫忙。

這些人,都是要跟隨自己一起出征的。

真要是有什麼意外的話,這些人足以護著自己殺出重圍了。

史湘雲道:“剛剛還在議論,冇想到這麼快就敗了,三哥哥,我叔叔不會有事吧?你真的又要去打仗嗎?我不想你再去冒險。”

賈琮笑了笑道:“你叔叔留在城內負責防守,並冇有出城作戰,不需要為他擔心。我隻要還是朝廷的一員,就必須接受朝廷的調遣,保家衛國,為朝廷出力,不用擔心我。”

探春道:“三哥哥,我知道勸不住你,隻希望你不要輕易涉險,保護好自己,我們等你平安回來。”

林黛玉道:“琮哥哥,要不我跟你一塊去吧,我也能保護你,多個高手也更安全一些。”

賈琮笑道:“好好在家裡待著吧,家裡也需要人保護,你留在家裡我才更放心呢,這次就在京都作戰,我會時常回來的。”

這時,陳三妹走了進來。

“老爺,宮裡來人了,說是來給老爺傳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