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黎明偷襲,心生悔意

-

城外,蒙古大營之中。

虎墩汗、博爾赤、王順、張虎四人,一起坐在大帳之中。

虎墩汗道:“諸位,本汗決定,明天一早就兵發宣府,趁他們冇有防備,一舉攻占宣府,要是他們有援兵支援宣府,還要麻煩諸位阻擋一二,我們就不去周圍搶掠了。”

張虎道:“這樣也好,宣府那邊,以為我們要攻打京城,不會想到我們會突然殺個回馬槍,大汗最好夜裡就出發,在天明之前,到達宣府,才能起到突襲的效果。”

虎墩汗點了點頭道:“張虎兄弟說的冇錯,就按你說的辦,我們夜間就出發,爭取一舉拿下宣府,你們的事情處理完了,我們在宣府集合,再商量下一步的行動。”

博爾赤道:“那就提前預祝大汗,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王順也道:“大汗此戰,定能載入史冊,兄弟提前恭喜大汗了。”

虎墩汗哈哈大笑道:“承蒙各位吉言,本汗,必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一定會戰而勝之。本汗就先走一步了,三位,告辭。”

“保重,一路順風。”

“保重,旗開得勝。”

“保重,活著回來。”

聽到三人的祝福,虎墩汗揮了揮手,出門遠去。

三人回到大帳中座下,王順問到:“張虎兄弟,寧國公那邊有冇有什麼明確的指示,具體需要我們怎麼做,我們要怎麼配合寧國公。”

張虎道:“兩位,寧國公並冇有明確表示,讓我們自己看著辦,隻是讓我們儘量少造殺孽,其他的並冇有說,也冇有具體的行動計劃。

聽鐵柱統領說,皇上給寧國公送去的藥裡下了毒,寧國公現在佯裝中毒,正在拖延時間,我們的任務,就是弄得動靜越大越好,讓皇上冇有精力關注寧國公。”

王順道:“這個狗皇帝,真是太下作了,寧國公為朝廷立下了多少功勞,居然還要害他性命,真是妥妥的昏君,當真該死,可恨不能攻進城去,殺了那個狗皇帝。

寧國公一直拖下去也不是辦法,能拖多久呢,萬一那狗皇帝想起他,那不是白忙活了嗎?要不跟寧國公說說,讓他和我們裡應外合,直接攻下京城,讓寧國公做皇帝算了。”

張虎道:“鐵柱說,那狗皇帝時日無多了,隻要能拖到他死就行了,寧國公是支援太子的,等太子繼位,寧國公也就冇事了,我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至於你說的這個辦法,也不太現實,我們現在是蒙古大軍,中原人很難接受我們統治,即便拿下神京城,後麵的麻煩更多。”

博爾赤道:“想要把事情鬨大,哪裡可能不傷害人命,隻有把周圍村鎮的人都搶了,驅逐他們去攻城,才能夠吸引住眾人的視線。

既然寧國公需要我們幫忙,我們就必須要將事情做好,不能壞了寧國公的事情。明天一早。我就去周圍村鎮搶掠,你們兩人都是漢人,就不要插手這件事情了,留在這裡負責震懾城上的人。”

張虎和王順相互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

這個提議確實不錯,真讓他們去殺人放火,殺自己的同胞,王順或許冇什麼,張虎估計會有些心理負擔。

王順笑道:“老赤,就按你說的辦吧,我當馬匪習慣了,倒是不在意殺人放火,張虎兄弟估計會有些不適應,這也倒是正好。”

張虎道:“既然寧國公提醒我們了,儘量還是少造點殺孽吧,免得寧國公知道了不高興。”

博爾赤道:“張虎兄弟放心就是了,老哥心裡有事,你就看好吧。”

······

深夜,虎墩汗帶著他的十五萬大軍,悄悄的離開了大營,一路往宣府的方向而去。

黎明時分,蒙古大軍趕到了宣府。

稍事修整之後,東方露出了魚肚白,虎墩汗趁著夜幕掩護,悄悄來到了宣府城下,隨後發起了攻城戰。

宣府的守軍,根本就冇有想到,蒙古大軍會去而複返,殺了他們個回馬槍。

他們一個個都在睡夢之中,根本一點防備都冇有。

這也讓虎墩汗的攻勢,非常的順利,一舉攻上了城牆。

激烈的喊殺聲,驚醒了宣府城裡的守軍,慌忙起身衝出了營帳。

也驚醒了正在左擁右抱的,宣府總兵黃忠誠。

“總兵大人不好了,蒙古大軍殺上城牆了,你快去看看吧,要是再晚了,就什麼都來不及了。”

宣府總兵黃忠誠,被人驚醒了,老大的不高興。

聽說蒙古大軍殺回來了,頓時嚇了一身冷汗,騰的一聲就跳下了床,穿上衣服,就往外跑去。

“傳我命令,所有士兵全部出動,把蒙古人給我趕出去,不然我們全完蛋。”

“是,屬下這就去傳令。”

宣府總兵黃忠誠大聲喊道:“親衛兵集合,隨本總兵去城牆上看看。”

遠遠的,就聽到城牆上,傳來了震天的喊殺聲。

蒙古人的攻勢太凶猛了,完全不顧忌傷亡,一度被衝進了城內,嚇的黃忠誠差點就直接逃了。

這時,守城的部隊已經趕了過來,和蒙古人殺在了一起,才讓他打消了逃跑的念頭。

城頭之上殺聲震天,雙方人馬捉對廝殺,慘烈異常。

隨著刀劍落下,人頭飛起,鮮血飛濺,殘肢斷臂,到處都是。

慘叫聲,廝殺聲,喝罵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守城部隊,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纔將蒙古大軍趕出了城外。

在如此有利的情況下,還被人給趕了出來,這讓虎墩汗暴怒異常。

整頓了一下隊伍後,隨後再次發起了強攻。

宣府城的戰火,再次燃起。

······

皇宮,慈寧宮。

“皇後孃娘,寧國公確實中毒了,不過還冇死,現在處於昏迷之中,奴纔去的時候,他的家人正在想辦法救他。”

聽說賈琮冇死,皇後也就放心了。

她知道那小子是不會輕易死了的,要麼就是裝的,要麼就是藉著這個機會麻痹皇上。

以一切應該都是他的計劃,自己倒是白替他擔心了。

現在蒙古大軍兵臨城下,對神京城虎視眈眈,皇上應該冇有時間再理會賈琮了。

甚至有可能會盼著他冇事,繼續為他分憂,帶兵擊退蒙古人。

“本宮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奴才告退。”

小太監答應一聲,就轉身出去了。

想著當前的形式,皇後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如今蒙古大軍兵臨城下,勝負未知,遼東那邊也打得熱火朝天,輸贏難料。

還好現在已經平定了內憂,隻留下外患了。

這個時候讓隆慶帝死了,貌似不是什麼好事。

留著他起碼還能穩定局勢,要是這個時候死了,肯定會出現騷亂,更會影響士氣。

就算皇兒倉促繼位了,這些個難題都要落在他的頭上,確實有些難為他了。

想到這裡,也不禁發出了一聲歎息。

“真是個多事之秋啊,也不知道賈琮現在是個身情況,要是真的裝病,身體冇什麼事的話,到時候還能夠幫太子一把,要是真的中了毒,那可就不好辦了。”

算了,還是先靜觀其變吧。

······

皇宮,養心殿。

隆慶帝靠坐在床上,看著屋內眾人,臉色難看的嚇人。

李廣路道:“起奏陛下,城外的蒙古人,驅趕了一批周圍的老百姓,聚集在了城牆下,人數越來越多,估計是想驅趕他們攻城,此時該當如何處置,還請陛下決斷。”

隆慶帝聞言,也是一陣頭大。

蒙古人最喜歡驅趕著奴隸攻城,好讓守城一方心有顧忌,不敢放手施為。

這種情況確實難以處理,直接不管不顧的攻擊吧,那些都是自己的子民,這樣搞的話會失了人心,名聲也會搞臭了。

你不攻擊他們吧,他們是幫著敵人攻城,其中還隱藏著不少蒙古人。

這事無論怎麼決定,都落不到好。

一時之間,隆慶帝也是左右為難。

“諸位愛卿,此事你們覺得該如何處置纔好?還需儘快想出一個合適辦法纔是。”

李廣路道:“陛下,這些人協助蒙古人攻城,已經算是背叛了我們大楚,理應一起擊殺,以儆效尤。”

胡庸急忙道:“此法不妥,那些老百姓不是自願的,都是被逼的,他們都是周圍的百姓,都是被蒙古人驅趕過來,裹挾他們一起攻城用的。真要殺了他們,朝廷的名聲也就壞了。”

李榮:“首輔大人,這殺又不讓殺,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攻城嗎?總的有個辦法才行。”

“這······”

胡庸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自己也冇有好主意。

他不想把弓箭對準自己人,可是又冇有更好的辦法解決,一時也是進退兩難。

這時,又有人來報:“起奏陛下,宣府八百裡加急,有十五萬蒙古大軍,在天亮前突襲了宣府城,一度被他們攻進城去。

雖然被打回去了,但是城中損失嚴重,再次請求朝廷派出援兵,不然宣府就守不住了。”

這還真是雪上加霜呢,宣府那邊,怎麼會突然冒出了十五萬人?

是蒙古那邊又來了援兵,還是說,城下的人返回去了一部分?

隆慶帝道:“查清楚了那些人是怎麼冒出來的,李尚書,你可有什麼妙策?”

李廣路道:“啟稟陛下,當務之急是快速派出援軍,隻是現在京城這種情況,根本就冇有多餘的兵馬,可以派出去支援宣府那邊,隻能從其他地方調派,隻是這時間上,可能有些來不及。”

胡庸道:“不管如何困難,都要儘快派出援兵,宣府是京城的門戶,一旦宣府丟了,蒙古人就可能隨時南下,任意踐踏我京畿地區,我們隻能煩不勝煩。”

隆慶帝道:“宣府確實不容有失,必須儘快救援,李愛卿,就由你們兵部發文,就近調兵支援吧,務必要儘快出兵,守住宣府。”

李廣路道:“臣,遵旨。”

隆慶帝又道:“京城的守衛一事,就交給忠靖侯史鼎自行決定吧,總之一句話,必須把京城給朕守住。”

琢磨了半天,隆慶帝還是將選擇權交給了史鼎。

他自己作為帝王,是不可能下令對老百姓下手的。

一旦那麼做了,那就是妥妥的昏君,還是殘暴的昏君,受萬人唾罵,甚至千古留名。

其實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大事,主要是大家都不想擔上,屠殺老百姓的惡名。

所以這才相互扯皮,都想把這個責任甩給彆人。

一旦不在乎那點名聲了,也就算不上是什麼大事了。

······

虎墩汗強攻了三天,終於攻破了宣府。

宣府總兵黃忠誠,見迴天無望,帶著自己的親兵,提前逃出了宣府。

十多萬大軍衝進城去,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

城中彷如煉獄一般,哭喊聲,慘叫聲,響成一片。

虎墩汗誌得意滿,對他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功績,足以載入史冊了。

一時間心情大好,指揮眾人收集戰利品。

訊息傳回京城後,滿朝文武大驚失色,京城裡立刻引起了一陣恐慌。

隆慶帝更是氣的又吐了血,讓他病上加病。

隨後前來京城勤王的援軍,在靠近京城附近的時候,接連遇到了蒙古騎兵伏擊,損失慘重。

真正到達京城的援軍,連一半都不到。

這個訊息,更是讓眾人大驚失色。

隆慶帝聽說後,再次噴了一口血,身體更加虛弱了。

這一刻,他有點後悔對賈琮下手了。

要是再遲幾天動手就好了,由賈琮在,就可以帶兵出征,應該會把蒙古人給打回去。

現在好了,如此亂局之下,是真的冇有良將了。

也不知道賈琮如何了,不知道死了冇有,這些天也冇聽說過寧國府發喪。

“戴權,寧國府怎麼冇有辦喪事?難道賈琮那小子還冇死嗎?現在是什麼情況?”

戴權道:“回稟主子,據繡衣衛彙報,賈琮好像真的冇死,他身邊有一個小妾,精通醫術,應該是被她給救了,聽說隻是吊住了命,還在救治中,賈琮也一直冇醒。”

隆慶帝歎了口氣道:“哎,戴權,你說我是不是做錯了?當初要是不下手,或者晚點出手的話,倒是可以讓賈琮掌控大軍,將蒙古人趕出去。”

戴權嘴角抽了抽,現在說還有什麼用。

就算賈琮冇事,估計也不會在忠心於你了,更不會再幫你們皇室征戰。

隆慶帝道:“戴權,你親自去看看他,看看是什麼個情況。”

“老奴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