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蒙古出兵,大軍壓界

-

喀爾喀部落,王帳之中。

王順看完了手中的信件,遞給了張虎。

“張虎兄弟,寧國公讓我們夥同察哈爾部落的虎墩汗,一起舉兵南下,繞過宣府,直逼京城,這到底想乾什麼啊?莫非寧國公想造反嗎?”

也不怨王順納悶,信上的內容非常的簡潔,隻有一道命令,並冇有詳細的說明。

主要賈琮也是害怕,信件落到彆人的手裡,平添不必要的麻煩。

張虎快速的看了一遍信件,心中也有些納悶,不僅看向送信之人。

這人他也認識,是當初一起在山莊訓練的隊員,彼此都很熟悉。

“二蛋兄弟,寧國公可有什麼其他吩咐冇有?可知這麼做的原因嗎?”

二蛋道:“張統領,是當今皇上想殺寧國公,寧國公希望你們儘快發兵南下,給朝廷一定的壓力,到時候朝中無人可用,皇上自然會放棄對寧國公的殺心。”

“什麼,那個狗皇帝,竟然要殺寧國公?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直接反了算了,我們裡應外合,推翻了那個狗皇帝,讓寧國公當皇帝,豈不是更好。”

王順一聽就氣炸了,大楚皇上這是要卸磨殺驢啊。

頗有些為賈琮感到不值,這些年賈琮可是為朝廷出了不少力,這結局也太可悲了。

還不如反了算了,或者來草原上自立為王呢。

張虎道:“既然寧國公傳來了命令,那我們必須要配合他,博爾赤那邊儘快通知他,讓他去和虎墩汗聯絡,爭取遊說虎墩汗和我們一起發兵。

我們這邊立刻召集人馬,趕過去跟他彙合,等待遊說的結果。若是虎墩汗不配合,那我們就單獨帶兵南下,我們和博爾赤加起來也是十多萬人馬,留下一部分人看家,湊個十萬人冇有問題。”

王順道:“張虎兄弟,那你留下整軍,然後,帶領大軍趕往博爾赤那裡彙合。我現在就趕到博爾赤那裡,將寧國公的命令傳達給他們。

讓他們一麵整軍備戰,一麵去和虎墩汗聯絡。爭取早日揮兵南下,幫助寧國公解除危機。”

張虎道:“關於寧國公的事情,就不要和虎墩汗提了,免的多生枝節。”

王順道:“這我自然知道,放心吧。”

兩人出了王帳,王順召集自己的護衛隊,直奔博爾赤的部落而去。

張虎直接去了軍營,吹響了聚兵號角。

“嗚嗚嗚嗚嗚······”

低沉的號角聲,在部落裡響起,部落的勇士們,快速地向軍營跑去。

一個時辰後,張虎一馬當先,率領五萬騎兵,飛奔出了軍營。

······

此時,王順已經來到了博爾赤的部落,和博爾赤、許華,將情況和盤托出。

博爾赤略一猶豫,便答應了。

自己的一切都來源於賈琮,是無法拒絕的。

此外還有王順、張虎他們在,自己要是不同意,估計要不了多久,自己的部落就不存在了。

三人略一商議,留下許華整備大軍,順便等候張虎。

博爾赤和張順兩人,帶著自己的衛隊,前往了察哈爾部落。

兩人一邊疾馳,一邊開口道:“老博,你說虎墩汗會不會答應,和我們一起出兵南下?”

博爾赤沉吟了片刻,說道:“問題不大,應該會答應的,那傢夥早就想揮兵南下了,上次還約我們一起,被我們拒絕了,他自己又不敢南下,現在我們提出來了,他應該不會拒絕。”

王順道:“虎墩汗那傢夥,一直想著收服我們,他會不會藉機要求指揮權?”

博爾赤道:“他想要就給他吧,以我們和寧國公的關係,也不好站在明處,正好讓他當出頭鳥,頂在前麵,總之不管如何,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也要讓虎墩汗出兵,完成寧國公交給我們任務。”

王順點點頭,“這是寧國公第一次用到我們,確實不能辦砸了。”

說話間,兩人便趕到了察哈爾部落。

經過通報後,虎墩汗直接迎了出來。

“哈哈哈哈,兩位老兄可是稀客啊,今天這是什麼風,把兩位給刮過來了?快快裡麵請,讓我們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有勞大汗相迎,我們這次過來,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大事與大汗相商。”

王順和博爾赤一起拱手,跟著虎墩汗進入大帳。

這虎墩汗是蒙古王庭的繼承者,號稱是黃金血脈,成吉思汗的嫡係後裔。

虎墩汗繼位時,蒙古汗權不振已經很久了,漠南的科爾沁、內喀爾喀、土默特、鄂爾多斯諸部各自為政。

蒙古大汗隻能夠支配遼河套的察哈爾部,其他部落根本不鳥他,僅被奉為名義上的共主。

而漠西的瓦剌諸部,仍然與北元為敵。

所以,虎墩汗早年的處境非常艱難。

雖然他一直致力於統一蒙古諸部,奈何有心無力,這麼些年下來一直是毫無進展。

三人落座後,侍女送上了美酒佳肴。

虎墩汗舉起酒杯,衝著二人道:“二位老弟,本汗先敬你們一杯。”

王順和博爾赤端起酒杯,三人一飲而儘。

虎墩汗問道:“不知二位剛剛說的大事,究竟是什麼事?不妨直接言明。”

王順和博爾赤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有博爾赤開口。

“不知大汗還有意南下否?若是有意,我們可以聯合起來一起南下,奪取中原財富,甚至是占據中原。”

虎墩汗聞言,心中一動。

有些疑狐的看向了二人,這兩個人今天怎麼轉性了。

以前自己約他們一起南下劫掠,都被他們拒絕了,今天卻主動提出來了。

真不知道,這兩人到底是在搞什麼?

“二位,你們不是一直在跟寧國公做生意嘛,如今你們什麼都不缺,要什麼有什麼,可謂是兵強馬壯,怎麼突然想起南下了,你們不怕得罪寧國公了?”

博爾赤道:“此一時,彼一時,以前我們承寧國公的恩情,纔有瞭如此的規模,你也知道,要不是寧國公出手,我們就都被蠻族人奴役了,自然要給寧國公麵子。

我們已經得到準確訊息,寧國公由於能力太強,遭受大楚皇上的忌憚,正在考慮要除掉他,君臣已經離心離德,此時正是我們的大好機會。”

虎墩汗聞言,不禁皺起了眉頭。

寧國公賈琮的威名,他也是如雷貫耳,雖然冇有親自交過鋒,但也知道其厲害。

曾經的蠻族老漢王老奴,自己就不是其對手,卻是死於賈琮之手,由此可見一斑。

自己一直不敢大舉南下,其實也是忌憚賈琮會帶兵對付自己。

要是大楚皇帝,真的殺了賈琮,等於是自斷一臂,對自己等人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這兩個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就會帶兵南下,莫非真和這件事有關係?

是出兵幫助寧國公報仇解恨呢?還是想著出兵救援呢?

要是救援的話,就要打到京城去,想救人卻是難如登天吧?

虎墩汗道:“二位,就算是要揮軍南下,現在也不是最好時機吧,何不等到秋後,等南人秋收了,我們再出兵搶奪,那樣豈不是更好。”

王順也道:“真到了秋後,楚人一定會防備我們南下,而現在這個時候,他們卻不會像到我們會出兵,正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再說現在離秋收,也不是很遠了,等我們出兵把地盤打下來,也差不多快秋收了,到時候糧食還不都是我們的?時間也更充裕了一些。

到時候無論是留在南方,還是回草原,還不都是我們說了算。”

虎墩汗想了想,也覺得有些道理。

隨後又問道:“這次出兵南下,二位打算打到什麼程度?”

博爾赤道:“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協商,不知大汗意下如何?”

虎墩汗又問道:“要是聯合出兵的話,有誰指揮呢?”

王順道:“隻有我們團結起來,才能夠戰勝更強大的敵人,利益才能夠更大化,這些我們都可以商議,若是大汗有意的,還需儘快集結人馬,我們的人馬現在已經集結起來了,隨時都可以出兵。”

虎墩汗道:“本汗也有意出兵南下,隻是一些具體事情,還需要商量妥當才行。”

博爾赤道:“隻要大汗願意一同發兵,指揮權可以給大汗,這次的戰利品,大汗也可以多拿一成,不過速度必須要快,大汗以為如何?”

“好,本汗答應了。”

虎墩汗略一沉思,就一口答應了。

隻要自己拿到了指揮權,他們就相當於自己的人了。

雖然還無法完全掌控他們,但是隻要開了這個頭,以後可以慢慢的拉攏他們。

長此以往下去,自己再用些手段,拉攏、分化,慢慢的也就成了自己人了。

隻是這兩個人突然要發兵南下,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所料不錯的話,他們應該有另外的目的。

不過,不管他們有什麼目的,對自己來說都不重要。

隻要這次聯合出兵了,就會有下一次,這對自己來說,還是很有力的。

“不管二位這次南下有何目的,本汗都陪你們一起,不過,本汗還有一個要求,我們察哈爾部,也要參與你們和南邊的交易。”

王順和博爾赤相互對視了一眼,一起點了點頭。

“好,我們答應了,交易的事情都有許華許軍師負責,到時候你們派人,帶著東西前去交易就是了,跟我們部落享受同樣的待遇。”

虎墩汗聞言大喜,哈哈大笑道:“好,痛快,來人正軍備戰,準備南下。”

對於喀爾喀部落的交易渠道,虎墩汗早就眼熱了。

雖然他的部落裡也有漢人來交易,但是那些商人太奸詐了,東西貴不說,好多東西都運不過來。

喀爾喀部那邊就不一樣了,他們是和寧國公的商隊交易,東西便宜了起碼兩成不說,最重要的是有糧食交易。

這是草原上最缺的東西,有了足夠的糧食,冬天就不會再餓死人了。

記得自己上次去他們那裡,居然還有南方纔有的,白花花的大米飯,吃一口那叫一個香啊。

這次能夠促成雙方的交易,對自己的部落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

接下來三個人又商量了一下,進軍的路線,以及具體的作戰計劃,最終達成了一致。

有王順和博爾赤,帶領十萬蒙古騎兵,直接奔襲京城。

虎墩汗率領十五萬騎兵,隨後沿途搶掠,騷擾,作為後援,慢一步和王順他們在京城會和。

虎墩汗已經猜到他們是想去救賈琮了。

不過他並不在意,以後他也能和寧國公搭上關係了。

現在皇上要殺賈琮,估計賈琮已經寒心了,不可能再為朝廷效力。

就算是效力,估計也不會再儘心儘力了。

隻要不和賈琮對上,他還就真的不怎麼害怕。

兩日後,二十五萬蒙古鐵騎,穿過邊境,進入了大楚境內,直奔宣府而去。

······

蠻族後方都城,赫圖阿拉。

阿敏的王宮裡,也迎來了一位意外的客人。

阿敏看著手裡的信件,默然不語。

實在是想不明白,賈琮這是想乾什麼?

對於遼陽,他早就想拿下了,甚至整個遼東他都想要拿下。

隻是他也知道,一旦自己太冒進了,把楚兵打的狠了,朝廷很可能會派賈琮來遼東。

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他是最瞭解賈琮的戰力的,特彆是那什麼轟天雷,現在想起他都感覺心有餘悸。

還有轟死洪泰的大炮,也是讓他擔心不已。

聽自己的心腹說,相隔了十裡距離,都能夠準確的命中目標,那威力太嚇人了。

一旦對上賈琮,自己毫無勝算。

現在賈琮遇難了,對自己來說實在是一件好事。

要是能夠死了,那就最好了。

不過他也知道,這是不大可能的。

既然賈琮讓自己出馬,就說明瞭他不會等死,隆慶帝想殺他,恐怕冇有那麼容易。

就算自己不動,估計喀爾喀那些人,也是會出兵南下的。

那樣的話自己可就得罪賈琮了,以前的那點交情,也就蕩然無存了,以後再對上估計就不會再手下留情了。

既然賈琮死不了,那就答應他吧,也算是還他一個人情了。

等以後見了麵,也能好說話不是?

“回去告訴寧國公,本汗會依計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