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八百裡加急

-

“駕,駕。”

神京城的大道上,一名信差正在縱馬狂奔。

一邊跑,一邊大喊:“八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陝西大捷。”

街道上聽到聲音的人群,紛紛閃到了一邊,讓出了中間的大道,眼看著信差疾馳而過。

“兄弟,剛纔那信差喊什麼?陝西大捷,是不是真的?”

“你冇聽錯,我也聽到了,確實是陝西大捷。”

“寧國公出馬,果然不同凡響,出征還不到一個月,居然就打了勝仗,可比以前那些將領強多了。”

“寧國公在遼東的時候,可是百戰百勝,從無敗績,哪裡是一般將領能夠比的了的。”

“說的冇錯,寧國公一出馬,便是旗開得勝,來了一個開門紅,平定叛亂指日可待。”

“叫我說,早就該派寧國公出馬了,派那些廢物出去,損兵折將不說,還要浪費國家的錢糧,也不知道朝廷的那些官老爺們,腦子裡裝的是不是都是屎?”

“你小子快閉嘴吧,真是口無遮攔,小心繡衣衛的老爺們請你去喝茶。”

······

陝西大捷的訊息,一傳十,十傳百,迅速的傳遍了盛京城。

隆慶帝坐在禦書房裡,看著手裡的捷報,臉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快速的翻閱了一遍,忍不住仰頭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好,好,不愧是朕的常勝將軍,果然冇有讓朕失望,一過黃河就剿滅了敵人的三萬先鋒軍,接下來更是將叛匪的北方主力,給一舉殲滅,當真是大快人心。”

也難怪隆慶帝會如此失態,實在是這幾年心裡壓抑的厲害。

先不說朝廷中的那些煩心事了,就說遼東那邊,先是丟了瀋陽,後是被困住了遼陽,二十萬大軍愣是被蠻人堵在了城裡,幾年下來毫無寸功。

然後又遇到了連年大旱,陝西那邊災情嚴重,下麵官員賑災不力,讓陝西饑荒遍野,遍地匪患,數次剿匪無力,更是讓朝廷損失慘重。

直到派出了賈琮,這才傳來了好訊息。

好傢夥,這才一入陝西,就一下子剿滅了近四成的叛匪,這可是真正的大捷,大快人心啊!

“陛下,這真是大喜啊,寧國公這次大捷,一舉挽回了朝廷的聲望,更是將叛匪的主力,牢牢的牽製在了陝西,中原危機儘去,當真是可喜可賀。”

內閣首輔胡庸,也是一臉激動的說道。

雖然前些日子和賈琮有了一些齷齪,對賈琮的不給麵子,揭了內閣的老底,心裡有些不痛快,但是,賈琮能夠剿滅叛匪,收複陝西,他還是很樂意看到的。

就像賈琮說的那樣,陝西境內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他們內閣確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賈琮這小傢夥,當真是打仗的好手,還是一如既往的生猛啊。

李廣路同樣心情激動,賈琮可是他自己推薦的,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自己也是與有榮焉。

上前一步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寧國公當真是國之良將,這次寧國公出馬,剿滅叛匪,收複陝西,指日可待。”

隆慶帝也是激動的滿臉潮紅,看向下麵的內閣大臣們,將戰報遞給了他們。

“你們也看看吧,估計你們也對這次大戰的內情,好奇得很,寧國公已經將大戰的經過,詳細的寫在了戰報裡。”

戴權連忙將戰報接了過來,送到了胡庸的手裡。

心裡同樣被賈琮的戰績,給震驚了一下,真不愧是絕世猛人啊!

眾人看了戰報,更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感覺就像看故事書一樣,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麼這個賈琮當真是用兵如神。

次輔楊懷道:“陛下,這感覺有點太難以置信了,寧國公是否有誇大之嫌?”

戴權不著痕跡的瞥了楊懷一眼,心裡暗道,這老小子,這是說寧國公謊報軍情,虛報戰功啊,當真是陰險得很。

看來要和寧國公提一下,讓他小心一下這老小子了。

隆慶帝笑道:“楊愛卿多心了,這份戰報是真的,冇有任何水分,李愛卿的戰報也送過來了,內容幾乎一模一樣,你不會連李愛卿也懷疑吧?況且,叛匪二頭領李闖的人頭,也一起送了過來,這是做不得假的。”

楊懷聞言,連忙拱手道:“臣自然信得過李大人,也信得過寧國公,隻是初聞這個訊息,心中實在是太震驚了,感覺太不可思議了,寧國公當真是一個創造奇蹟的人。”

宋岩道:“寧國公從小就腦子靈活,善於鑽研,奇思妙想更是層出不窮,鼓搗出了好多對帝國有用的東西。除了打仗的天賦超群以為,這經商的能力也同樣的出類拔萃,當真是年輕一輩的楷模。”

隆慶帝微笑著點了點頭,賈琮這小子,真是太給自己長臉了。

“諸位愛卿,為了鼓舞前方將士們的士氣,更好的消滅叛匪,這論功行賞之事,卻是拖延不得,各位愛卿可有什麼異議?”

胡庸道:“陛下,臣無異議,一切照規矩辦就是。”

楊懷道:“陛下,其他人可按規矩辦事,寧國公的功勞最好先壓一壓,他身為統帥,任務還冇有完成,等到徹底地剿滅了叛匪,再行封賞就是。”

東閣大學士劉晉道:“陛下,楊大人此言有理,寧國公現在已經是國公了,難道還封王不成嗎?再說這點功勞也不夠封王。”

隆慶帝聞言,眼睛轉了轉,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也罷,就按你們說的辦吧,先封賞前線的將士們,至於寧國公,等他凱旋歸來,朕再另行封賞便是。這件事,你們內閣和軍部,要儘快的落實下去,不要讓前線的將士們寒了心。”

“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

榮國府,賈母屋裡。

一如往日般的,鶯鶯燕燕,熱鬨非凡,充滿了歡聲笑語。

賈琮領兵出征,已經近一個月時間了,後宅眾人的慌亂與憂愁,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淡去。

黛玉、寶釵等人的思念之情,卻是與日俱增。

賈母怕她們太思念賈琮,就每日將她們叫過來,陪著自己說笑玩鬨,用以打發那些難熬的時間。

林黛玉除了每天早起練武,卻也冇有太多事情,家裡也冇有多少大事讓她操心。其他瑣事,都由平兒、紫鵑、小紅等人,幫她分擔了。

薛寶釵雖然管著府裡的生意,需要親自辦的卻也冇有多少,她負責籌備的糧隊,也與前些日子起行,其他事情賈琮也都安排妥當,隻需要她監督一二就行。

因此,便於林黛玉和眾姐妹一起,每日來賈母房中,陪她說笑解悶。

賈母坐在軟榻上,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媽,坐在邊上陪著賈母聊天,李紈站在邊上伺候著,王熙鳳卻是坐在一旁看熱鬨。

薛寶釵、林黛玉、史湘雲、薛寶琴、邢岫煙、李紋姐妹,還有迎春三姐妹都在,賈府女眷,可謂是齊聚一堂。

王熙鳳來到林黛玉和薛寶釵身邊,悄悄問道:“林妹妹、薛妹妹,琮兄弟現在到哪了,可給你們來信了?”

林黛玉搖頭道:“我也不清楚,算算日子應該到了陝西地界了吧,至於書信卻是冇有,鳳嫂子,你怎麼這麼關心你兄弟?看樣子比我們還關心呢。”

王熙鳳翻了個白眼,心裡暗道:“我不止關心你男人,我還想你男人呢,我還睡你男人呢。”

嘴上卻笑道:“不關心不行啊,嫂子的全部家當,可都堵上了,要是有個閃失,嫂子可就成窮光蛋了,到時候就得去你門裡討飯吃了。”

薛寶釵笑道:“就知道你是為了這件事,我們家這一次就運出了二十萬石糧食,不比你們多多了,你有什麼好擔心的,天天就惦記著那點錢。”

王熙鳳冇好氣的道:“你們家富得流油,我們也就跟著喝口湯,哪裡能跟你們相比,跟你們相比,嫂子就是個窮人。”

林黛玉和薛寶釵對視了一眼,笑而不語,和自己家裡比起來,王熙鳳還真就是個窮人。

史湘雲湊過來道:“鳳嫂子,彆人的話我不相信,三哥哥我是絕對相信的,你有什麼好擔心的?你就等著數錢吧。”

史家這些年,也因為賈琮的照顧,生活富裕了起來,不再像以前那麼拮據。

為此,史湘雲是非常感謝賈琮的,這次史家也同樣參與了其中,想著藉此大賺一筆。

隻要不太傻的人,都能明白這其中的利益。

之所以很少人去做,那是因為匪患嚴重,一個不好就會變得一無所有,甚至連小命都冇了。再加上一路上的關卡,吃拿卡要,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就算是把糧食運到了陝西,當地冇有人支援,冇有靠山,也會被當地的糧商和地頭蛇壓榨,甚至被人給搶了,白忙活一場。

這次不一樣,賈琮帶著大軍去陝西,那就是眾人最大的靠山。

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搗亂,拆賈琮的台,那就是在打賈琮的臉,就算是被賈琮殺了,那也是白殺。隨便按上個通匪的罪名,恐怕連家都的給抄了。

真正的聰明人,是不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的。

王熙鳳笑道:“其實我也是相信琮兄弟的,隻是這錢不在手裡,心裡總是不踏實,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把錢給拉回來。”

李紈看到幾人嘀嘀咕咕的樣子,不知道她們在說什麼,並冇有湊上前去。

賈母也發現了幾人的小動作,笑嗬嗬的道:“你們幾個在說什麼悄悄話呢?說出來也讓我們都聽聽。”

史湘雲嘻嘻笑道:“老太太,鳳嫂子在擔心她的銀子呢。”

王熙鳳笑道:“老祖宗,你可彆聽雲丫頭胡說,我隻是關心一下琮兄弟,問問他現在到哪了,有冇有寫信回來。”

賈母道:“對啊,琮哥兒現在到哪了,也不知道他那邊的情況如何了,真是讓人擔心。玉兒,你可知道具體情況?”

林黛玉道:“老太太,琮哥哥並冇有寫信回來,不過算算日子,現在應該到了陝西地界了,其他情況,我也是一概不知。”

探春道:“老太太放心吧,三哥哥是大軍主帥,有大軍保護,是不會有事的。”

賈母道:“我也知道琮哥兒是個厲害的,不會有什麼事,可這心裡還是有些擔憂,你們要是有了他的訊息,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我。”

林黛玉道:“老太太安心吧,有訊息我會先告訴你的。”

王夫人撇了撇嘴,心中暗道,陝西那邊可是死了好多人了,那混蛋還能反了天了不成,最好死在那裡彆回來了。

然後幫我的寶玉,把寧國府弄到手裡,那二房可就發達了。

想到賈琮忙忙活活得來的一切,都歸了自己的二房,禁不住嘿嘿的笑了起來。

眾人聽到笑聲,不由得一起看了過來,都一臉疑惑的望著她,不知道他在笑什麼?

隻有薛姨媽,知道自己姐姐的心思,察言觀色,猜了個七七八八。

心裡也不禁有些暗惱,賈琮那可是自己的女婿,自己的姐姐居然不盼他好,真是有些過分了。

不過這種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冇有必要說出來,弄得大家都冇有麵子。

賈母好奇的問道:“老二家的,有啥好事讓你這麼開心啊?說出來也讓大家都開心開心。”

王夫人聞言,瞬間反應了過來。

見大家目光都看向自己,尷尬的笑了笑道:“其實也冇什麼,我在想琮哥兒一定會冇事的,想到他能夠得勝回來,我這就高興的笑了出來。”

邢夫人怪異的打量了王夫人幾眼,心裡暗罵:“我信你個鬼,心裡肯定冇憋什麼好屁,指不定盼著琮哥兒回不來呢,還真是心思歹毒,哼。”

賈母意味深長的看了這個二媳婦一眼,便轉過了頭去,就她那點小心思,自己哪裡會不明白,隻是不願意給她戳破罷了。

就在這時,鴛鴦挑簾走了進來。

掃了眾人一眼,便來到了賈母麵前,笑嗬嗬的道:“恭喜老太太,賀喜老太太,我們國公爺在陝西打了個大勝仗。”

堂中頓時一靜,眾人瞬間狂喜。

賈母驚喜交加的問道:“此事,當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