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前人未退,後人已至

-

[]

為什麼說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死得詭異?

二者為爭天帝寶座,最後殺紅了眼,以命相搏也是說得通的。

但大神通者層次的廝殺,往往看似正常之事,就一定不正常。

眾所周知,大神通者是很惜命的,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跟人玩命,否則任憑李澈手段通天,底牌層出不窮,都早被眾多大神通者拚死了。

拉出三五個大神通者自爆,那種近乎毀天滅地的恐怖威能,縱然李澈萬惡魔身再詭異,也不可能抵擋得住。

可李澈至今依舊逍遙法外,說明什麼?說明大神通者惜命,不願跟李澈玩命死磕。

大神通者普遍惜命,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兩人爭鬥的結果卻是同歸於儘,這不是詭異又是什麼?

洪荒眾多大神通者詫異之餘,紛紛將目光投向東崑崙玉虛宮,全都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之死定然與三清脫不了關係。

誰都知道天庭是三清帶頭建立的,堪稱天庭幕後的太上皇,伏羲,太昊,少昊,一連三代天帝都是由三清所扶持。

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見少昊死後,天帝之位空缺,想要趁機上位,三清作為天庭的太上皇,看不慣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所為,暗施手段逼得二者同歸於儘,也不是不可能。

眾多大神通者都在猜測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之死應是出自三清的手筆,但卻想不出是什麼樣的手段能讓兩個大神通者以命相搏,最後拚到同歸於儘。

人死如燈滅,事完隨風消!

眾多大神通者好奇之餘,也懶得深究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的死因,屹立於洪荒巔峰,誰又會在意兩個死鬼怎麼死的。

祂們所在意的,是三清於此次事件中展現出來的決心與魄力。

很明顯,三清已經將天庭當做了手裡不可或缺的一張牌,不經過三清的同意,誰敢染指天庭,就是三清共同的敵人,不惜任何代價都要將之抹殺。

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就是明證,成了三清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有了兩個大神通者的淒慘落幕作為震懾,其他各方勢力縱然對三清任意扶持天帝有意見,也不敢再肆意亂來,包括眾多大神通者。

“聖人的時代,來了!”

存在於洪荒各地的眾多大神通者無不如是感歎。

巫妖兩族倒台,洪荒再無能與聖人正麵對抗的勢力,從此次事件中就可看得明明白白。

兩個大神通者啊,雖不是心魔,羅喉,冥河等最強一檔的絕頂大神通者,卻也不是泛泛之輩,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足以見得聖人在這個時代的影響力有多強。

不難想象到,把持著天庭,又背靠天道的聖人,或者單獨說是三清,在不久的將來必是洪荒最難招惹的勢力。

六大天道聖人,女媧娘娘久居混沌海,鮮少踏足紅塵,接引準提困守西方,難有大作為,如此,這個時代與其說是聖人的時代,還不如說三清的專屬舞台。

於幕後操控天庭,任意更換天帝,三清不是天帝,勝似天帝,威風比之帝俊有過之而無不及。

少昊之死,造成的影響範圍極大,剛剛建立友好關係的人巫兩族差點鬨掰,順帶導致兩個大神通者隕落。

但過了一段時間,風波就自然消停了,洪荒很大,浩瀚無邊,不是死了幾個人洪荒就會停止運轉了。

少昊,青衣,麻衣等幾人還活著的時候洪荒是什麼樣,祂們死了以後,洪荒還是那麼個樣,冇有多少太大的改變。

人族繼續向前發展,各方勢力繼續明爭暗鬥,冇過幾年,一代天帝少昊,兩尊大神通者青衣與麻衣,便被各方勢力遺忘乾淨。

隻有曆史書中留下關於幾人的一點隻言片語的記載。

洪荒曆,某某年,巫族大巫刑天斬天帝少昊,帝崩,大神青衣與麻衣爭帝,決戰於不周山,最終雙雙隕落。

不會再有更多的記載了!

六代伏羲少昊之後,執掌人族的七代伏羲名為尊節,尊節之後是伏泰,伏泰之後是羲號

自七代伏羲尊節至三十三代伏羲河圭,大多都是資質一般之輩,僅能勉強維持住局麵,無力做出更多的功績,直到三十四代伏羲義和出世,局麵纔開始發生改變。

伏羲族三十四代伏羲義和,與伏魔天尊義和同名,二者也的確是同一個人。

準確來說,三十四代伏羲義和,乃是伏魔天尊義和一縷元神轉世,與伏魔天尊義和本為一體。

義和做了幾百萬年,乃至更長時間的霸主夢,想做天地之主都快想瘋了,無奈一直時運不濟,先是遇到了巫妖兩族擋路,又被三清建立天庭所壓製。

為了實現心中積壓了無數歲月的霸主夢,義和隻能選擇走迂迴路線。

青衣大神與麻衣大神死後,義和仔細分析過局勢,認為三清力捧人族,三代天帝儘出人族,想要成為執掌天庭的天帝,最好先跟人族搭上關係,再爭取到三清的支援。

因此,義和斬下一縷元神,以一縷元神轉世人族,為自己的天帝夢鋪路。

至於祂自己為什麼不親自轉世,當然是捨不得那一身千錘百鍊的修為,且害怕有人在祂轉世期間搞鬼,毀了祂的根基,再也回不到巔峰狀態。

轉世,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萬劫不複,甚至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不是誰都有羲皇那樣強悍的背景,就算有很多人都知道人族伏羲就是羲皇的轉世,也冇誰敢暗下黑手。

一縷元神轉世人族,成為三十四代伏羲,義和在位期間也算得上功績顯赫,雖對人族文明建設冇起到多大的推動作用,但經過祂的指點,人族高手不斷湧現,各方人王紛紛跨入大羅之境,極大的增強了人族中堅力量。

照現有的局勢走下去,義和成為天帝的希望非常大,但可惜義和的運氣一向不怎麼好。

前人未退,後人已至!

正當義和雄心萬丈,欲取得三清支援,從而登上天帝寶座,一圓平生夙願之時,祂實現夢想的道路上的擋路石,又一次奇蹟般的出現了。

伏旻!

伏羲族與女媧族聯姻產生的混血兒,先天具備人首蛇身相與龍首人身相,伏羲族史上毫無爭議的第一風流人物,天資才情絕代無雙,比之伏羲隻強不弱。

祂以光速飛快崛起,年紀不過千餘歲,修為便直達太乙之境,修行速度之快,比當年的李澈還要逆天,毫無正規邏輯可言。

什麼天驕,妖孽,什麼各族傳承者,包括聖人門徒在內,在伏旻麵前,都顯得太過黯然失色,與這種不講道理的怪胎生在同一個時代,堪稱同輩人的噩夢,也是同輩人的幸運。

“當無論如何追趕都看不到希望的時候,能夠仰望其背影,亦是一種難得的榮耀!”

一個與伏旻同輩的年輕天驕曾如此說道。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