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章覆水難收(四)

-

蕭睿的安排下,李琦幾乎是將在長安的所有留守人)宮的武惠妃等人都一起帶到了潼關。這樣一座戰略要塞,隱隱成為了大唐朝廷抵抗李琮叛軍的中樞。李琦以太子監國的身份,代替皇帝釋出詔書,任命靖難郡王蕭睿為安西、隴右、河東三鎮節度使,兼領三鎮兵馬平叛大總管。

其實,身兼三鎮節度使的蕭睿,不過是獲得了一些空頭支票,所謂的三鎮兵馬,多是李琮和夫蒙靈察手下的叛軍。他這個平叛大總管,當前所能節製的兵馬也就是潼關的這8萬餘人,以及哥舒翰率領的安西5萬遠征軍。

一時間,潼關成為天下人矚目的焦點所在。反倒是遠遁蜀中的大唐李隆基,乏人關注了。

開元二十六年的年末,在刺骨的寒風中,李琮叛軍終於奔襲至長安,可惜,令李琮憤怒的是,往日這座繁華的帝都如今已是一座空城。城門洞開,冇有一個軍卒守衛,所有來不及逃走避禍的百姓多閉門不出。

而縱然是進了皇城之中,往昔那深鎖的莊肅宮門也赫然大開,大唐三千宮闕中荒無人煙,落葉飄零,一片蕭索的跡象。

李琮心裏的怒越來越重,他帶著手下如狼似虎的士卒闖進了皇宮中去,一腳踢開了禦書房的門,隻見那原本屬於皇帝的案頭已經落滿了一層煙塵。

李琮手心抖顫了一下緩走過去,一屁股坐了下去,神色變幻著,良久無語。

表麵上看去,軍氣勢如虹不可擋,一路摧枯拉朽,但是,直到現在為止,他率軍起兵以來,隻得了這麽一座被放棄的空城。長安帝都,大唐朝廷,可如今這空無一人的長安和朝廷,還能叫朝廷嗎?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他在長安登基稱帝能如何?

“子寒,傳本王的命令,分十萬南下劍南……”李琮眼中閃過一絲冷厲之色,狠狠地一拳在了案幾之上頭上的鎮紙一陣跳動,煙塵漫起。

孫寒猶豫了一會是低低道,“殿下,我軍長途奔襲,軍士疲倦不堪,再加上我軍在涼州的補給被安西軍掐斷,目前我軍已經……”

李琮心頭一。沉吟良久恨恨地擺了擺手。“冇有糧草出去搶。長安周邊地郡縣州府。讓士卒們出去搶:搶多少算多少!”

“可是——”孫子皺了皺眉。“殿下這樣地話。恐怕不利於殿下榮登大寶……”

李琮咬了咬牙。“此刻也顧不上那麽多了。速速征集糧草。南下劍南—否則。時間拖得越久。對我軍越不利。如果等那老東西在劍南緩過勁來。我們就會被圍困在這一座空城之中。”

孫子寒默然無語。匆匆離去。

李琮長歎一聲。無力地靠在滿是灰塵地靠背上。眼神有了片刻地迷離。明明是形勢於己大大有利。一切皆在掌握。但他卻感覺不到一絲一毫地喜悅和興奮之情。長安已經不是長安了。難道他還能帶著這支叛軍留在這座空城裏閉門稱孤道寡不成。

蕭睿集結大軍於潼關。等於是扼住了李琮攻占大唐半壁地咽喉。而在他起兵地隴右。安西軍馬已經出賽。隨時可以重新占據涼州一線——目前。留給他地機會。也就是劍南了。

李琮定了定神,霍然站起身來,目光冷厲如刀。

他已經冇有了退路,他必須要將避往劍南的李隆基拿下,然後順利接管大唐朝廷,繼位稱帝。

否則,他臨了就會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死無葬身之地。

=========================

潼關城內的帥府目下成了太子李琦駐蹕的臨時皇宮,靖難郡王蕭睿的一家子也住在這座深宅的一個**院落。就在李琮叛軍進駐長安,同時秣馬厲兵南下劍南的時候,蕭睿卻正是一家團聚其樂融融的美好時光。

正午時分,絢爛的陽光投射進天井中。兩個孩子快滿週歲了,正處在牙牙學語的階段,蕭睿抱著蕭鈺,李宜則抱著蕭潛,夫婦兩人對麵站著,一邊說著些閒話,一邊逗弄著自己的愛情結晶,臉上都洋溢著一層淡淡的幸福神光。

玉真輕盈地走了進來。她也帶著幾個侍女離開煙羅穀,隨著李琦到了潼關。名為避叛軍戰禍,其實是為了與蕭睿朝夕相見。她總是李琮的皇姑,她的煙羅穀縱然是李琮叛軍也不敢輕越雷池一步,李琮叛軍進駐長安對她來說,幾乎冇有太大的影響。她依舊可以留在煙羅穀立,過著一如既往的悠閒日子。

“皇姑。”李宜抱著蕭潛

呼道,卻不料這孩子哇地一聲大哭了起來,粉雕玉琢時滿是淚痕,包裹在裘皮披風中的小身子也開始拚命地掙紮起來。蕭潛這一哭鬨,蕭睿懷裏的小丫頭也跟著鬨騰了起來。

玉真輕輕一笑,“宜兒,還是回房去吧,這兩個小傢夥怕是鬨覺了。”

……

……

玉真裹了裹自己的披風,微微向前走了兩步,臉揚了起來。那張嫵媚得保養得近乎少女一般精緻的臉蛋,吐氣如蘭地近在咫尺,蕭睿分明感覺到從她嘴裏噴出的熱氣正在擦著自己的脖頸升騰開去。

他心裏心顫,不由自主地往後退了一步。

玉真嫵媚的臉上幽怨的神色一閃而逝,但是隻淡淡地道,“小冤家,事已至此,你究竟有何打算?總不能老守在潼關吧?不要跟我打馬虎眼,我要聽實話。”

蕭睿笑了笑,還有說什麽,又聽玉真幽幽道,“皇上退避劍南,你難道不準備南下救駕嗎?”

“如果我軍離開潼關救援南,勢必隻能與李琮叛軍死戰。我軍隻有區區8萬餘人,麵對數倍於我的叛軍,幾無勝算。

而我軍一旦敗便無路可走——如果讓李琮勝出,他必然會放棄長安,東進洛陽登基稱帝。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李琮就會占據大唐半壁徐徐圖之,大唐天下遲早會落入他的囊中。”

蕭睿歎了口氣,“所以,我的不是潼關,而是大唐半壁疆土。”

玉默然不語。嫵媚的臉上漸漸漲紅起來,她突然幽幽道,“李琮叛軍勢如破繡,一旦攻入劍南,皇上恐怕……李琮拿下劍南,再回過頭來進攻潼關,你還是要與他一戰的。”

“他要來,那便。”蕭睿眼中閃過一抹堅定,“隻是在我看來,有嶺南和江南的援軍在,李琮要想拿下劍南,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退一步來說,縱然是李琮拿下劍南,屆時,有哥舒翰大軍抄了他的後路,以逸待勞之下,我也有8成的把握滅了他!”

蕭睿緊緊:攥緊了拳頭。

其實,蕭睿心裏還有話冇有說也不可能說出來,哪怕是當著自己的女人。

李琮跟李隆基在劍南必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血戰和消耗戰,不管最後的贏家是誰,蕭睿都是坐觀虎鬥的漁翁。

玉真深深地凝望著眼前這張越來越成熟的俊逸臉龐,神色也慢慢開始平靜下來。她突然揚眉歎了口氣道,“小冤家,火中取栗,有時候也會傷手的。李琦這孩子雖然不錯,但性子太過陰柔,其實不會是一個好皇帝。有你在,或者可震懾天下,但是——”

玉真欲言又止,還是嚥下了心底的那些話兒。她是何等的玲瓏心思,怎麽能不明白,蕭睿暗藏的乾坤。這一場亂局過後,縱然是皇帝拚儘全力擊潰了李琮,平息了李琮叛亂,將來他恐怕也很難在皇位上坐下去了。

所謂覆水難收,從放棄長安逃遁蜀中的那一刻,想必李隆基就已經註定了他淒涼的結局。

皇權爭鬥自古至今殘酷異常,你死我活的不僅是人,還有人性和親情。這些,對於出身皇家的玉真來說,看得太多太多了,尤其是當年李隆基聯合太平滅韋後、進而又從太平手中成功奪權的一幕幕。但是,玉真從來都冇有想過,眼前這個當日傲骨嶙峋清雅可人的少年才子,如今也深陷在其中不可自拔。

“小冤家,不管你將來如何……你一定要善待李氏皇族。畢竟,我,宜兒,都是李氏皇族中人。”玉真驀然湊近過來,湊在蕭睿耳邊小聲道。

蕭睿一怔,繼而搖了搖頭,“你誤會了。我不是李琮……”

玉真嘴角一曬,“小冤家,在我的麵前還不說實話……你處心積慮準備了這麽久,難道不是為了那個位子?製造火器火炮秘而不宣,建立安西鐵衛軍,放棄長安不救駕而退守潼關……小冤家,這些事兒,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大逆不道的死罪哦。”

“我所做的這一切,絕不是為了權力。”蕭睿突然伸手握住玉真滑膩冰冷的小手,伏在她耳邊淡淡道,“將來,你自會明白一切的。”

淡淡的熱氣和男子的氣息一起撲入玉真的耳鼻,玉真眼神一陣迷離,情懷搖盪之下,忍不住嚶嚀一聲痠軟無力地倒落在蕭睿溫暖的懷裏。

“小冤家……”玉真霞飛雙頰俯身在蕭睿的胸膛上呢喃著,耳邊突然傳進悠揚而嗚咽的牛角軍號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