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那建奴到底是什麼打算?

-

[]

李鴻基能抓住嶽托並非僥倖,而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眼看蒙古兵敗勢已定,嶽托急著逃跑,跟在他後麵的八旗騎兵也就三十餘,而李鴻基率領的騎兵足有五百之多。

五百騎兵圍追堵截,嶽托如何能逃過?

而三十餘八旗騎兵也給李鴻基麾下哨騎帶來了不小的傷亡,直到被圍了起來後禁衛軍騎兵用亂銃射殺大半,方纔結束了戰鬥。

嶽托卻僥倖未死,他身上的精良鎧甲救了他的命,然後被李鴻基俘虜帶了回來。

李鴻基自然不知道嶽托身份的,還是嚴刑拷打了一個受傷的戈什哈,此人雖然是旗人,卻會說漢話,然後才知道,自己竟然俘虜了建奴的一個貝勒!

嶽托,大貝勒代善長子,自幼和黃台吉一起長大,在黃台吉繼承汗位時立下大功,深受黃台吉信任,在建奴那裡位高權重!

自己竟然抓了建奴這麼重要一個人物,讓李鴻基如何不喜,而且李鴻基問清楚了嶽托出現在這裡的原因,竟然是要帶著蒙古人去永平府。

李鴻基尋思了片刻,感覺事情有些不妙,趕緊帶著割下的建奴首級和嶽托等俘虜趕了回來。

“建奴貝勒要帶蒙古人去永平。”聽了李鴻基的回報,張世澤沉吟著。

薊北一帶冇有建奴不說,而黃台吉竟然要讓在薊北的蒙古人也離開,這意味著什麼?

“是的,屬下親自逼問出的口供。”李鴻基回答道,“總兵,屬下以為建奴不會來薊北了,而是要在永平府有大動作。”

張世澤微微點頭,相比李鴻基來說,他知道的情況更多。

張世澤清楚建奴老巢被襲的事情,知道建奴肯定想著早日返回老家。而這個時候,不趕緊跑,反而調蒙古人去永平府,說明那黃台吉必然有想法。

調蒙古騎兵去永平府的目的或許是想讓蒙古人拖住明軍的腳步,以利於建奴自己撤退,亦或是想在臨走前打上一仗,先殲滅孫傳庭統帥的明軍,故而需要蒙古兵助陣包抄,以儘快結束戰事!

那黃台吉到底是什麼想法呢?多半是第二個!

畢竟蒙古人也不是傻子,不是黃台吉想讓他們乾什麼他們就乾什麼。建奴自己撤退讓蒙古人拖住明軍,人家蒙古人未必肯乾,畢竟蒙古人也不想白白丟掉性命。所以那黃台吉乾脆要蒙古人配合,共同擊敗追擊的明軍。

雖然這樣也許會耽擱幾日,但隻要擊敗了孫傳庭所部,大明境內再無其他有威脅的力量,建奴可以從容撤退,可以押著搶劫的財物人口從容撤回老巢,也不用擔心關內明軍會去遼東增援盧象升。

這對黃台吉來說,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也就是說,奴酋黃台吉要選擇在永平府境內和孫傳庭統帥的大軍決戰了!

張世澤臉色變幻著,心中生出了絲絲憂慮。

孫傳庭部雖然有七萬餘大軍,但除了四萬遼西兵剩下的都是各省勤王軍拚湊起來的,兵力雖多論實力絕對不如建奴,若是雙方真的決戰的話,未必能擋住建奴的攻擊!

那麼自己該怎麼辦?

張世澤迅速的思考著。

“速去審訊被俘的蒙古將領,弄清楚建奴來此的真實目的,是否真的是邀請他們攻打明軍!”張世澤沉聲命道。

雖然從嶽托的戈什哈那裡問出了些口供,張世澤並不放心,還需要找蒙古人驗證一下,就是有些可惜的是,土謝圖汗和單蘇布迪汗皆在戰鬥中被殺,隻能找次一級的蒙古將領盤問。

“來人,速去請劉總督前來。”想了一下,張世澤又吩咐道。

劉策很快來到了營地,在營地中行走時看著眾多的戰馬,臉上露出了豔羨之色,然後很快收斂了起來。

“不知世子爺有何吩咐?”進入帥帳,見禮過後,劉策笑著問道。

論地位,劉策是文官總督,要在張世澤這武將之上,但張世澤又是英國公世子,未來的大明第一勳貴,再加上剛剛救了劉策,故在張世澤麵前劉策絲毫不敢拿喬。

“劉大人看看吧。”張世澤把審訊嶽托戈什哈的口供遞給了劉策。

劉策看過以後臉色一變,驚道:“建奴分明是要對孫督師動手啊!”

作為一路斬關奪將考中進士的文官,就冇有一個傻的,劉策能當上右僉都禦史薊州總督,自然機敏過人。

“正在審訊蒙古將領做對比,不過情況多半如此了,奴酋黃台吉就是要聯合蒙古人圍攻孫督師。”張世澤道。

劉策長出了口氣,微笑道:“幸好蒙古人被世子爺擊敗,挫敗了建奴的陰謀,孫督師手中有七萬兵馬,應該能擋住建奴。”

張世澤搖搖頭:“若是建奴真的如此好擋,十多年來大明就不會連戰連敗丟掉遼東了。孫督師手中兵力雖多,卻是各省勤王軍組成的烏合之眾,人心各異,根本不足以抵擋建奴。所以我決定帶著部下儘快趕往永平府,助孫督師一臂之力!”

孫傳庭若敗,大明境內除了自己手中的萬餘禁衛軍再無能戰的軍隊,而建奴主力回師瀋陽後,盧象升指揮的禁衛軍主力未必能擋住建奴主力的反撲。好不容易取得的戰略優勢,說不定又要喪失掉。

“世子爺要去永平府?可還來得及嗎?”劉策禁不住道。

這裡距離永平府一百餘裡的山道,而且道路上都是積雪,說不定等到張世澤率兵趕到永平府,而戰鬥已經結束了。

張世澤則道:“黃台吉既然讓人召蒙古人助戰,就不會發動戰爭太早。我軍繳獲了蒙古人兩萬多匹戰馬,可以做到每個士兵一匹有餘,機動力遠勝從前,定然能及時趕到。劉大人,我走以後,這薊北就交給你了,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建奴既然去了永平,就不會再返回這裡,薊北會非常安全。”

“按道理說我應該帶著部下和世子爺一起,不過世子爺您也看到了,在和蒙古人的交戰中,薊州兵損失慘重,凍壞了千餘人,陣亡了兩千人,受傷的更有三千多人。現在整個薊州兵傷亡過半,根本冇辦法再出兵了。”劉策歎道。

-